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报错页面_建设工程教育网

您访问的页面已经离家出走了

您可以:返回 上一页或者返回首页
9秒后跳转到建设工程教育网首页
 > 正文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刍议

2005-05-19 00:00    【  【打印】【我要纠错】

  信息化建设,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与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一样,建筑市场也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施工企业在承建工程项目中,再也不可能像过去一样,坐享法定利润。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有抓住目前的时机,迅速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就是一条值得关注的途径。

  1、整合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管理效率。通过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构建企业数字神经网络,对内实行人力、资金、物料、信息资源的统一规划、管理、配置和协调,使信息技术与管理业务流程相互整合,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对外利用互联网实行网上招投标、网上采购等电子商务,可以大大降低采购成本和销售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例如,联想集团采用ERP系统后,财务结帐天数从20天降到1天,报表从30天缩至12天;中建三局在施工工艺、经营管理各个方面加大计算机技术应用,如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仿真施工全过程优化施工组织和方案,明显推动了企业管理现代化进程。

  2、优化管理模式,实现企业职能部门的集约运行。建筑施工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按职能展开,其组织结构的特征是纵向分层次,横向分部门。每个层次是一个权力等级,每个职能部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这种组织结构使企业的内部信息采集、处理和传递是分散的、独立的。在强调企业对市场需求多样化应具有较高柔性的今天,传统的管理模式就显得不适应,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不可避免地对企业的传统管理产生冲击。例如,管理信息系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人工进行生产经营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但数据的采集更加严格、任务更加繁重,因而迫切需要对管理分工的再调整和利益的再分配。这种管理模式追求企业整体效益和效率的提高,可以运用企业的全部资源来缩短开工前的准备时间、加强施工过程管理、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尤其是大型特大型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多、地域分布广、管理跨度大,通过企业管理信息的系统化是实现集成管理的必要手段。

  3、应用于技术改造,推动施工现场的管理进步。一方面,计算机技术与传统的工程施工技术结合,在一些急难险重的施工领域已初步显现了其先进生产力的作用。如上海建工集团将计算机技术运用于大型钢结构整体提升,经过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天线提升、上海大剧院六千吨屋架提升、上海浦东机场航站楼屋架安装等重大工程的实践,已成为成熟的施工技术。还有如深基坑围护位移控制、盾构推进测量等也大量采用了计算机技术。另一方面,在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各种管理软件在业务条线的日常管理上广泛应用。如预算、人力资源、财务、统计、档案等大多采用电子报表和分析。

  4、改变人才结构,建立新型的管理队伍。

  信息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已逐步引起建筑企业上层的重视。居上海建工集团统计,所属各大建筑企业均建立了专门的计算机管理部门,配备了专门的人员,有的已具备了软件开发的能力。80%的企业拥有了自己的网站。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队伍也逐渐被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大中专生替代。这些就使得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既有了客观条件,又有了骨干队伍和广泛基础。

  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几个误区

  1、“信息化是软需求”。由于在初始阶段,信息化的经济效益往往不仅不能直接显现,并且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在许多企业里,它就成了“软需求”。特别是在现阶段,传统管理模式还有效的情况下,信息化建设往往会成为一项“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工作。还有的企业将其视作一项单纯技术工作,让少数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闭门造车、听其自然。

  2、“信息化就是计算机化”。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都具备了较好的硬件条件,但相当一部分计算机主要是用来打字、算工资。虽然很多企业逐步开始了办公自动化(即OA系统)的进程。问题是,一些施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一是应用面不广,真正使用计算机来进行建筑施工辅助管理的仅仅是一些重视计算机技术和管理方法、实力比较雄厚的施工企业,或者说,仅仅是这些单位的某些部门在用。其次是应用深度不够,大多数企业停留在肤浅的日常工作文件数字化的层面上。再者就是应用的技术含量不高,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所能提供的集成优势进行信息交流,忽略了信息技术互动性带来的管理效应。

  3、 “使用软件越多越好”。虽然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建筑领域中得到比较广泛的运用,但从总体上看,由于缺乏整体观念和系统规划,前期系统咨询论证不够充分,实施中更加关注某一项具体业务或者局部管理功能,注重单元技术和眼前利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单位、部门、条线之间各自为阵,形成“信息孤岛”林立。据了解,仅在一个建筑企业中,使用的各种管理软件不下数十种。这些软件之间缺乏集成和沟通,一是重复开发、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二是对信息需要多次采集和重复输入,而且由于信息定义与采集过程彼此独立,信息的一致性无法保证,造成数据失真。三是信息不能及时共享,原本集成连贯的企业完整流程被分割开来,一方数据库的变化无法触发另一方同步变化, 管理层看到的永远是业务流程中不完整的部分。这些使得信息化的高级形态——实现电子商务、远程管理、决策支持成为空谈。

  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由此带来的全球信息化革命浪潮席卷而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进程,形成了当今世界最为先进的生产力。建设部“十五”重点实施技术中,将信息技术列在第一位,并颁发了《建设领域信息化工作要点》进行部署。由于信息化建设涉及企业管理的“脱胎换骨”,对此必须要有周密的思考和安排。

  1、确立“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从上到下,由内及外,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涉及面广、投资量大,必须有一个总体的工作思路,第一是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总体规划要作为企业中长远规划中的一项专项规划,根据企业发展和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一定要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分出阶段性目标,从而根据企业自身的人力、物力、财力,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第二是从上到下,由内及外。从管理的角度出发,网络建设首先是满足企业管理层的需要,实现管理层对信息的交换与共享,然后逐步向下延伸。同时,不仅要保证内部信息流的通畅,而且要延伸到企业外部,延伸到Internet,以便开展远程管理和电子商务。第三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建设领域信息化工作要点》指出:“通过各种类型的试点、示范,正确引导和推动建设领域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信息化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应围绕企业施工生产为中心,有侧重点的建设,从而带动整体工作向前推进。在实施过程中,尤其要避免企业信息化工作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因而各部门争相盲目购买设备的情况出现。信息化一定要算效益帐,要有投资回报率的概念,宁缺毋滥。在组织协调上,不能简单归某个科技或规划部门兼管,应该有一个懂技术、能管理、会规划三者合一的综合部门来管理,否则将很难开展工作。目前,一些具有远见的企业纷纷设立了相应的信息化专职部门,如: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或信息中心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领导定位在企业的决策者。实施信息化是一项“一把手”工程,企业最高领导层对信息化的重视、期待和参与程度是信息化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决策者是企业的核心,也就是企业的灵魂,企业信息化的目的之一是为企业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服务,可以帮助管理者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经验,从而使企业的发展向世界先进水平不断迈进。

  2、把握重点,实事实办,以系统建设为主。一个完整的企业管理系统应当至少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1)企业决策层。它的目标是帮助企业的决策者模拟和决策企业的管理战略,监控和判断企业的现状,及时调整企业的管理战术。(2)业务支持层。透过它,可以清楚的了解员工对企业的满意状况,企业资产的使用程度,企业财务及资金状况、企业管理成本的比率……(3)业务运作层。它可以帮助企业合理的规划企业的运作资源,在有限资源的前提下,控制企业的运作成本,得到最大限度的利润。目前,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大致可以采用这样一些系统:

  (1)实施“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MIS是一种由许多个人、各种机械装置以及有关程序所组成的用以从内源和外源两方面提供有关信息的结构综合体。它通过提供作为决策依据的统一的信息来为一个企业的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力资源管理、指导与领导工作、控制工作,以及日常的作业服务。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应当向主管部门提供四种主要的信息服务:确定信息需要、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使用信息。MIS的最大特点是数据库的集中统一,并且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这项工作是通过数据库系统实现的,因此数据库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也是其最显著的特征。

  (2)“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System,DSS)DSS就是为主管者提供信息,以便帮助他们做决策的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 的区别在于:MIS考虑的主要是企业内部的数据,在多数情况下主要是反映当前情况的数据,在我们前面分析的内容中,企业的内源信息是其主要处理内容;而DSS则主要向决策者提供大量的历史的和外部经济环境的数据,企业的内源信息是其主要处理内容。从功能上看,MIS的主旨是代替人们做某一部分的处理工作;而DSS的主旨是协助人们作好决策工作。

  (3)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在三个方面:(1)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满足企业利用全社会一切市场资源快速高效地进行生产经营的需求,以期进一步提高效率和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2)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施工企业在承接项目组织施工时,把业主、供应商、分包商等纳入施工管理系统,企业同其业主、供应商和分包商的关系,已不再简单地是业务往来关系,而是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它们组成了一个企业的供应链。(3)体现事先计划与过程控制的思想。从而实现了根据财务资金现状,可以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及所发生的相关业务活动,改变了资金信息滞后于物流信息的状况。目前,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80%实施了ERP系统。

  无论是DSS还是MIS、ERP,都不单纯指的是一套计算机系统,而是包括应用了此系统的专门的管理部门和人员,他们都是借助于应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计算机和网络等),以加强对本企业的内外源信息的综合管理,最终为企业的日常经营与决策管理服务。

  3、分步推进,做好基础性工作。信息化关系到企业生产要素重组和工作流程重组,因此,它是一个渐进的、学习的过程。信息技术起初的作用是战术层次的,但随着它向企业经营各个环节的渗透,会逐渐产生战略性的影响,从作为自动化的工具和信息沟通的手段,到决策支持直至促使企业运作模式和组织结构的变化,这可能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信息系统发展的速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随着企业业务的发展而发展,而信息系统的发展、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促进企业业务的发展。这样就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二是随着员工对计算机使用的水平提高而提高。教育培训应该始终做在前头,应该把数字化工具的使用变成员工的成就感和舒适感。

  构建企业级的信息网络工程相当复杂,它涉及到系统集成、网络互联、应用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人员培训、后期运行维护和技术支持等诸多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应用,业务提升始终是本质,计算机网络只不过是载体。由于信息化建设,运行与企业组织结构、工作流程、人员素质、企业文化密不可分,点多面广,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某些方面对企业产生变革将是革命性的,因此它不是简单的“交钥匙”工程,不是工程竣工交给承建单位就万事大吉了,而是需要终身运行维护。

延伸阅读:建筑施工企业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上一篇: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