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客服电话:010-82326699
  • 官方号
    微信公众号
    热门资讯,实时推送
    微信号:jianshe99zb
    官方视频号
    免费直播,订阅提醒
    微信扫码即可关注
    考试指导老师
    扫码了解并领取资料
    微信扫码即可添加
    官方抖音号
    分享更多建工日常
    抖音扫一扫关注
  •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北京正保建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苹果版本:8.5.0

    安卓版本:8.5.0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一级造价工程师 > 备考资料 > 复习资料

    2020一级造价土木建筑技术与计量知识点:涵洞的组成与构造

    2020-04-17 15:13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打印
    字体:

      2020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备考已经开始!每天记忆几个知识点,积少成多,2020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你一定可以的!下面是一级造价工程师土木建筑工程技术与计量知识点:涵洞的组成与构造。

      (一)涵洞的组成

      涵洞由洞身、洞口、基础和附属工程组成,如图2.2.13所示。在地面以下,防止沉陷和冲刷的部分称作基础;建筑在基础之上,挡住路基填土,以形成流水孔道的部分称为洞身;设在洞身两端,用以集散水流,保护洞身和路基使之不被水流破坏的建筑物称为洞口,它包括端墙、翼墙、护坡等。

      (二)涵洞的构造

      1.洞身

      洞身是涵洞的主要部分,它的截面形式有圆形、拱形、矩形(箱形)三大类。

      一般情况同一涵洞的洞身截面不变,但为充分发挥洞身截面的泄水能力,有时在涵洞进口处采用提高节,如图2.2.14所示。交通涵、灌溉涵和涵前不允许有过高积水时,不采用提高节。圆形截面不便设置提高节,所以圆形管涵不采用提高节。

      洞底应有适当的纵坡,其最小值为0.4%,一般不宜大于5%,特别是圆涵的纵坡不宜过大,以免管壁受急流冲刷。当洞底纵坡大于5%时,其基础底部宜每隔3~5m设防滑横墙,或将基础做成阶梯形;当洞底纵坡大于10%时,涵洞洞身及基础应分段做成阶梯形,并且前后两段涵洞盖板或拱圈的搭接高度不得小于其厚度的1/4.如图2.2.15所示。

      (1)圆管涵。圆管涵以钢筋混凝土及混凝土管涵最为常见。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在土壤的垂直及水平压力作用下,静力工作性能良好。这种涵洞不仅混凝土的用量小,而且具有制造上的优点,即钢筋骨架和涵管本身制造简单,圆形管节在移动时也很方便。一般可分为刚性管涵和四铰式管涵。

      ①刚性管涵。刚性管涵在横截面上构成一个刚性环,圆环厚度随直径大小和填土高度而变。

      ②四铰式管涵。采用四铰式管涵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圆管的应力,以节约材料。铰分别布置在最大弯矩处,即涵洞的两侧及涵洞的顶部和底部。

      由于四铰式管较刚性管应力减小很多,所以它不仅可以缩小截面尺寸,减少配筋数量,而且可以采用纯混凝土来建造。

      (2)拱涵。拱涵的洞身由拱圈、侧墙(墙台)和基础组成。拱圈形状普遍采用圆弧拱。侧墙(涵台)的断面形状,采用内壁垂直的梯形断面。

      (3)矩形涵洞。盖板涵是常用的矩形涵洞,由基础侧墙(涵台)和盖板组成。跨径在1m以下的涵洞,可用石盖板;跨径较大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

      盖板涵的过水能力较圆管涵大,与同孔径的拱涵相接近,施工期限较拱涵短,但钢材用量比拱涵多,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较拱涵低。因此,在要求通过较大的排洪量,地质条件较差,路堤高度较小的设涵处,常采用盖板涵,且常采用明涵。

      2.洞口建筑

      涵洞洞口建筑在洞身两端,连接洞身与路基边坡。

      (1)涵洞与路线正交的洞口建筑。涵洞与路线正交时,常用的洞口建筑形式有端墙式、八字式、井口式。

      ①端墙式。端墙式洞口建筑为垂直涵洞轴线的矮墙,用以挡住路堤边坡填土。墙前洞口两侧砌筑片石锥体护坡,构造简单,但泄水能力较小,适用于流量较小的孔径涵洞、人工渠道或不受冲刷影响的岩石河沟上。

      ②八字式。八字式洞口除有端墙外,端墙前洞口两侧还有张开成八字形的翼墙。八字翼墙泄水能力较端墙式洞口好,多用于较大孔径的涵洞。

      ③井口式。当洞身底低于路基边沟(河沟)底时,进口可采用井口式洞口。水流汇入井内后,再经涵洞排走。

      (2)涵洞与路线斜交的洞口建筑。涵洞与路线斜交时,洞口建筑仍可采用正交涵洞的洞口形式,根据洞口与路基边坡相连的情况不同,有斜洞口和正洞口之分。

      ①斜洞口。涵洞端部与线路中线平行,而与涵洞轴线相交。斜洞口能适应水流条件,且外形较美观,虽建筑费工较多,但常被采用。

      ②正洞口。涵洞端部与涵洞轴线互相垂直。正洞口只在管涵或斜度较大的拱涵为避免涵洞端部施工。

      3.涵洞的基础

      涵洞的基础一般采用浅基防护办法,即不允许水流冲刷,只考虑天然地基的承载力。除石拱涵外,一般将涵洞的基础埋在允许承压应力为200kPa以上的天然地基上。

      (1)洞身基础

      ①圆管涵基础。圆管涵基础根据土壤性质、地下水位及冰冻深度等情况,设计为有基及无基两种。有基涵洞采用混凝土管座。出入口端墙、翼墙及出入口管节一般都为有基。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采用无基:岩石地基外,洞顶填土高度超过5m;最大流量时,涵前积水深度超过2.5m者;经常有水的河沟;沼泽地区;沟底纵坡大于5%。

      ②拱涵基础。拱涵基础有整体基础与非整体基础两种。整体式基础适用于小孔径涵洞;非整体式基础适用于涵洞孔径在2m以上,地基土壤的允许承载力在300kPa及以上、压缩性小的良好土壤(包括密实中砂、粗砂、砾石、坚硬状态的黏土、坚硬砂黏土等)。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整体式基础,以便分布压力,也可加深基础或采用桩基。

      ③盖板涵基础。盖板涵基础一般都采用整体式基础,当基岩表面接近于涵洞流水槽面标高时,孔径大于或等于2m的盖板涵,可采用分离式基础。

      (2)洞口建筑基础。一般来说,涵洞出入口附近的河床,特别是下游,水流流速大并易出现旋涡,为防止洞口基底被水淘空而引起涵洞毁坏,进出口应设置洞口铺砌以加固,并在铺砌层末端设置浆砌片石截水墙(垂裙)来保护铺砌部分。

      4.沉降缝

      凡地基土质发生变化,基础埋置深度不一,基础对地基的压力发生较大变化,基础填挖交界处,及采用填石抬高基础的涵洞,都应设置沉降缝。置于岩石地基上的涵洞可以不设沉降缝。

      5.附属工程

      涵洞的附属工程包括:锥体护坡、河床铺砌、路基边坡铺砌及人工水道等。

      该知识点详解欢迎学习建设工程教育网2020年一级造价工程师技术与计量(土木建筑工程)教材精讲课程。

    • 公开课
    • 辅导课程
    • 免费直播
    新人有礼:体验课+免费资料+专享优惠
    精品题
    上千道典型习题
    仿真密卷 3
    仿真历年考点题
    专业题目解析
    单科¥89元起
    查看详情
    正保刷题宝

    · AI智能组卷

    · 海量试题

    · VIP解锁全部

    限时免费体验
    学习社区
    • 备考交流
    • 微信
    • 抖音
    • 视频号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共同进步!
    寻找学习搭子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