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直接感觉
浅部开采时,冬季在地面钻孔口或塌陷区,有时发现冒出水蒸气或冰雪融化现象。井下两股温度不同的风流交汇处,过饱和的水蒸气凝聚也会出现雾气。
煤从自热到自燃过程中,氧化产物中有各种碳氢化合物,所以,在井下可以闻到煤油、汽油或松节油味。
人有不舒适感,如头痛、闷热、精神疲乏等,这与空气中有害气体(如CO、CO2)的浓度增加有关。
从煤炭自热或自燃地点流出的水或空气,其温度较平常为高。
测定矿内空气成分的变化
根据应用原理不同,预测的方法可分为气体分析法和煤炭氧化速度测定法,这是及时发现和预报煤炭自燃的主要手段。
测定空气和围岩的温度
测温法有时可以作为一种补充手段。空气温度用普通温度计或电阻温度计测定。围岩温度要在一定深度的钻孔中测定。为掌握采空区和密闭区内自燃发展情况,可以用远距离电阻温度计测定其温度变化。
影响煤炭自燃的因素:
煤的岩石学成分。煤的岩石学成分有丝煤、暗煤、亮煤和镜煤。它们具有不同的氧化性。丝煤在常温下吸氧能力特别强,煤中含丝煤越多,自燃倾向越大。相反,含暗煤多的煤,一般是不易自燃的。
煤的炭化程度。炭化程度越高,氧流离基的含量越少,其自燃倾向性越小,反之则大。炭化程度相同的煤的自燃倾向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褐煤、烟煤、贫煤和无烟煤。在烟煤中又以长焰煤的自燃危险性较大。
煤的孔隙率。煤的孔隙率大,使煤与氧气接触面增加,故易自燃。
煤的水分。煤层的自燃危险性往往和煤的湿润程度,甚至空气中的相对湿度有关。煤孔隙内水分的存在,将降低煤吸附氧气的能力,减小煤的自燃性倾向。
煤的含硫量。同牌号的煤中,含硫矿物(如黄铁矿)越多,越易自燃。











扫一扫立即下载
扫码添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