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矿化度矿井水的形成与危害
高矿化度矿井水一般是指含盐量大于1000ng/L的矿井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煤矿高矿化度矿井水的含盐量一般在1000~3000mg/L,少量矿井的矿井水含盐量达4000mg/L以上。这类矿井水的水质多数呈中性或偏碱性,且带苦涩味,因此也称苦咸水。因这类矿井水的含盐量主要来源于Ca2+,Mg2+,Na+,K+,SO42-,HCO3-,Cl -等离子,所以硬度往往较高。
产生高矿化度矿井水的主要原因:由于我国部分地区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气候干旱,蒸发浓缩强烈,而地层中盐分增高,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差,使地下水本身矿化度较高,所以矿井水的矿化度也高;当煤系地层中含有大量碳酸盐类岩层及硫酸盐薄层时,矿井水随煤层开采,与地下水广泛接触,加剧可溶性矿物溶解,使矿井水中的Ca2+,Mg2+,SO42-,HCO3-,CO32-增加;当开采高硫煤层时因硫化物气化产生游离酸,游离酸再同碳酸盐矿物、碱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使矿井水中Ca2+,Mg2+,SO42-等离子增加;有些地区是由于地下咸水侵入煤田,使矿井水呈高矿化度水。
高矿化度矿井水如果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河流水含盐量上升、浅层地下水位抬高、土壤滋生盐碱化、不耐盐碱类林木种势削弱,农作物减产等。同时还影响地区的工业生产,因为许多工业生产不能用高含盐量的水,若用则必须先降低水中含盐量,这样就会增加成本。若是不用而改用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的大量开采,造成地下水资源的短缺,会严重影响本区的经济发展。











扫一扫立即下载
扫码添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