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客服电话:010-82326699
  • 官方号
    微信公众号
    热门资讯,实时推送
    微信号:jianshe99zb
    官方视频号
    免费直播,订阅提醒
    微信扫码即可关注
    考试指导老师
    扫码了解并领取资料
    微信扫码即可添加
    官方抖音号
    分享更多建工日常
    抖音扫一扫关注
  • APP下载
    扫一扫,立即下载
    医学教育网APP下载

    开发者:北京正保建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苹果版本:8.5.0

    安卓版本:8.5.0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监理工程师 > 备考资料 > 复习资料

    2017监理知识点:混凝土工程防止质量通病措施

    2017-01-05 09:14 来源:来源于网络
    打印
    字体:

    (1)、蜂窝

    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

    预防措施: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动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粘浆,才能使接缝严密。若接缝宽度超过2.5mm应予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2)、露筋

    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

    预防措施:钢筋垫块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下重挠度减少。使用振动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动。

    (3)、麻面

    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

    预防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4)、孔洞

    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

    预防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按照规程使用振动器。

    (5)、缝隙及夹渣

    产生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

    预防措施:浇注前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沙、木屑。

    (6)、柱底部缺陷(烂脚)

    产生原因: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或浇筑前没有先浇灌足够50mm厚以上水泥砂浆。

    预防措施:模板缝隙宽度超过2.5mm应予以填塞严密,特别防止侧板吊脚。浇注混凝土前先浇足50~100mm厚的水泥砂浆。

    (7)、梁柱结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

    产生原因:柱头模板刚度差,或把安装柱头模板放在楼层模板安装的最后阶殷,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

    预防措施:安装梁板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才允许接驳梁模板。

    (8)、楼板表面平整度差

    产生原因: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抹平。跌级和斜水部位没有符合尺寸的模具定位。混凝土未达终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

    预防措施:浇捣楼面应提倡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跌级要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要求和模具定位。混凝土达到1.2Mpa后才允许在混凝土面上操作。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soso
    • 公开课
    • 辅导课程
    • 免费直播
    更多免费试听课程点击查看
    精品题
    • 题库小程序
    正保刷题宝

    · AI智能组卷

    · 海量试题

    · VIP解锁全部

    限时99元/科 扫码免费体验
    学习社区
    • 备考交流
    • 微信
    • 抖音
    • 视频号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共同进步!
    寻找学习搭子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