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程师正在处于紧张的备考时期,各位学员复习的都怎么样呢?为了帮助大家备考,建设工程教育网精选大量极具代表性的习题,深入剖析解题思路,提炼高频考点,指导学员熟悉考试题型、掌握命题规律、提高解题能力,帮助考生循序渐进掌握知识点、全面夯实基础,学习有条理,备考更轻松!
知识点:工程质量统计分析方法
(六)控制图(管理图)
基本形式和用途
原理
种类
观察与分析

定义:它是在直角坐标系内画有控制界限,描述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波动状态的图形。利用控制图区分质量波动原因,判明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方法称为控制图法。
1.控制图的基本形式

UCL-上控制界限
LCL-下控制界限
CL-中心线
上下控制界限标志着质量特性值允许波动范围
2.控制图的用途
(1)过程分析,即分析生产过程是否稳定。
(2)过程控制,控制生产过程质量状态。
静态分析法:排列图、直方图
动态分析法:控制图
动态分析法的优势:随时了解质量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过程分析:分析生产过程是否稳定,随机连续收集数据,绘制控制图,观察数据点分布情况并判定生产过程状态。
过程控制:定时抽样取得数据,将其变为点子描在图上,发现并及时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失调现象,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
3.控制图的原理
在生产过程中,如果仅仅存在偶然性原因影响,这时生产过程是处于稳定状态,或称为控制状态。
其产品质量特性值的波动是有一定规律的,即质量特性值分布服从正态分布。
控制图就是利用这个规律来识别生产过程中的异常原因,控制系统性原因造成的质量波动,保证生产过程处于控制状态。
如何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一是看分布中心位置,
二是看分布的离散程度。

后三种都属于异常原因引起的。及时分析,消除异常原因
4.控制图的种类(2种)
按用途分类
(1)分析用控制图
(2)管理用控制图
按质量数据特点分类
(1)计量值控制图
(2)计数值控制图
(1)分析用控制图。分析生产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绘制分析用控制图时,一般需连续抽取20~25组样本数据,计算控制界限。
(2)管理(或控制)用控制图。用来控制生产过程,使之经常保持在稳定状态下。当根据分析用控制图判明生产处于稳定状态时,一般都是把分析用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延长作为管理用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取样、计算、打点,根据点子分布情况,判断生产过程是否有异常原因影响。
5.控制图的观察与分析
绘制控制图的目的:分析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处于稳定状态满足的条件:
一是点子几乎全部落在控制界限之内;
二是控制界限内的点子排列没有缺陷。
【注意】两者需要全部满足,缺一不可。
(1)点子几乎全部落在控制界线内,是指应符合下述三个要求:
1)连续25点以上处于控制界限内。
2)连续35点中仅有1点超出控制界限。
3)连续100点中不多于2点超出控制界限。
(2)点子排列没有缺陷,是指点子的排列是随机的,而没有出现异常现象。这里的异常现象是指点子排列出现了“链”、“多次同侧”、“趋势或倾向”、“周期性变动”、“接近控制界限”等情况。

(七)相关图法
1.相关图法的用途
相关图又称散布图。在质量控制中它是用来显示两种质量数据之间关系的一种图形。
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质量特性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二是质量特性和质量特性之间的关系;三是影响因素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扫一扫立即下载
扫码添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