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工程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报错页面_建设工程教育网

您访问的页面已经离家出走了

您可以:返回 上一页或者返回首页
9秒后跳转到建设工程教育网首页
 > 正文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简介 

2005-05-20 00:00 来源: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一、按照有关规定,我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分两阶段进行。第一次是基础考试,在考生本科大学毕业后按相应规定的年限进行,其目的是测试考生是否基本掌握进入结构工程设计实践所必须具备的基础及专业理论知识。第二次是专业考试,在考生通过基础考试,并在结构工程设计岗位上实践了规定年限的基础上进行,其目的是测试考生是否已具备按照国家法律及设计规范进行结构工程设计、能够保证工程的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的能力。

  二、基础和专业考试均各进行一天,分上、下午两段,各4小时。

  三、本次考试大纲覆盖考题的全部范围,考生应根据大纲的总体要求进行复习。

  四、基础考试

  (1)基础考试的上午段主要测试考生在基础科学方面的掌握程度,设120道单选题,每题1分,分9个科目如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化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建筑材料、电工学、工程经济。下午段主要测试考生对结构工程及直接有关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设60道单选题,每题2分,分8 个科目如下:计算机与数值方法、结构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测量、结构设计、建筑施工与管理、结构实验、职业法规。

  (2)本说明所列的参考书目,其内容应当是考生在本科大学学习期间已学过的知识。考生应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复习(也可以参考同一内容的其它教材),不需要全部重新阅读。

  (3)基础考试为闭卷考试。考生只能带入铅笔、橡皮、削笔刀等文具及无噪音的小型计算器。考场上向考生发给《参考手册》一本,内列必要的公式及图表,考后收回。考生不得携带空白或书写的纸条、资料、笔记本等入场,也不得在考场内与其它考生交换手册或纸条,违者以作弊论处,当即取消考试资格。

  五、专业考试

  (1)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中的专业考试,是在考生通过基础考试后,在结构工程设计岗位上实践了规定年限,并达到实践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主要目的是考核考生在本专业工作中是否具备正确执行国家法律与设计规范要求的能力,以保证设计项目的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

  (2)本次考试的专业范围包括:房屋结构、桥梁结构与塔架结构在考题设置中既考虑了其共性,也根据三种结构的不同特点,提供一定的选择余地。

  (3)本次考试以国家标准规范为准,在没有国家规范的情况下,用部门标准规范。

  (4)专业考试进行一天,分上、下午两段,每段4小时。上午段为作业题,考生可从规定的6道题中选择4题作答,每题10分。6道题的设置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与木结构》、《桥梁结构》、《地基与基础》、《高层建筑、高耸结构与横向作用》。下午段设8道选择题(每题设8个分题),除与上午段相同的6个科目之外,另设:《设计概念》、《建筑经济与设计业务管理》为必答题,其余6题中可选择4题作答,每题设8个小题,每小题1 分,但不得串答各题之间的分题。

  (5)考生可携带必要的文具,如:铅笔、橡皮、削笔刀、小型无噪音计算器等进入考场,并可携带参考书目中所列的设计规范入场,但不得夹带空白或书写的散纸条,也不得在考场内与其它考生交换资料、书本、纸条,违者以作弊论处,当即取消考试资格。

  (6)本说明所列的参考书目是全面的,也是考生在经常工作中实际接触的。考生应当在日常工作中熟悉其中大部分内容,考试前只需根据自己拟选择的考题针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复习及准备,并不要求考生重新阅读全部参考书目。

 

延伸阅读:结构 工程师 考试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