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上海地基规范的专家指出,至少在上海地区不必考虑抗拔桩的裂缝宽度验算问题,因为桩身常年在地下水中,缺少氧气。 这么看,只要在地下水位较高的软土地区也就可以参照上海地区的经验执行了。
但我以为抗拔桩似可分为两类,区别对待:
1. 暂时承受上拔力的抗拔桩,就是工程中常用的抗拔桩,一旦完工后上拔力就消失。如前所述,不必验算裂缝宽度。
2. 永久承受上拔力的抗拔桩,如两层或更多层地下室下设置的抗拔桩,上拔力将始终存在。对于这类抗拔桩,为了稳妥起见,似还是验算裂缝宽度更好些。也许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取大值。
锚桩其实就是暂时承受上拔力的抗拔桩,但设计荷载有所不同。上海一家大设计院总工说,他们的经验是,当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的锚桩为四根时,上拔力只按三根桩同时受力计算;对于锚桩兼作工程桩的情况,受拉钢筋的强度不宜用足,可按0.7~0.8的钢筋强度设计值计算。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