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
一、主要内容
1.设备设计过程质量控制的任务。
2.设备采购的质量控制。
3.设备制造准备过程和设备制造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检验与验收过程的质量控制。
4.设备安装调试过程的质量控制。
5.质量控制常用的统计方法。
二、相关重点
1、概述
掌握:设备监理原则,工作制度。
熟悉:设备质量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设备质量控制的各方作用。监理方式,文件。
2、设备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
掌握:设备设计过程质量控制的任务。
熟悉:设备设计过程质量控制的程序、过程。
3、设备采购过程的质量控制
掌握:设备采购过程的质量监理的任务。
熟悉:设备采购准则与工作程序。
4、设备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
掌握:设备制造准备和实施过程控制的监理;检验与验收过程的监理。
熟悉:设备制造过程质量控制的程序;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
5、设备安装调试过程的质量控制
掌握:设备安装调试过程的监理。
6、设备质量控制支持技术
掌握:质量控制常用的统计方法。
7、掌握:质量数据的统计
8、掌握:质量控制常用的统计方法
质量管理概述
第一节 设备质量的含义与特点
设备质量是指设备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设备质量要求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单机的质量要求;二是成套设备系统的质量要求,包括系统优化、协调与关联性。
设备形成的每一个环节,对其质量的形成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在设备形成全过程中必须加强质量管理,对设备的主机、辅机、配套件及系统质量进行监控。
设备,特别是大型复杂设备,要求在设备监理中对设备质量的监理要严格把关,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设备形成的过程中。
第二节 设备质量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一、设备质量的形成过程
设备质量形成有其客观规定的内在规律性。设备质量是逐步形成的,每一过程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和内容,这些过程又有其内在的、互为依据的必然的联系。我们把设备质量的形成过程分为设计过程、采购过程、制造过程、安装调试过程。四个过程对设备质量形成过程来讲是一个整体,各个过程是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
二、影响设备质量的因素
一般来说,影响设备质量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即偶然因素和系统因素。
偶然因素是一些经常存在的对质量影响比较小而又逐项略有不同的因素,例如原材料的化学成分、热处理结果、机床的振动、刀具的运动、室温的变化及环境的状况等。
系统因素是一些不经常发生的、对设备质量影响比较大而又前后呈现一定规律的因素。偶然因素是不可避免的,而系统因素则可以避免。寻找偶然因素很麻烦,要除去也比较困难,经济上也未必合算。而寻找系统因素比较简单,要除去也比较容易。
影响设备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人
主要指直接参与设备工程活动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的质量意识、技术水平、文化水平和身体状况。工作质量是设备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工作质量则取决于与设备形成过程有关的所有部门和人员。每个工作岗位和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设备质量,如误操作、不按工艺程序操作等。
(二)机器
主要指设备制造所使用的机器设备、工具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这些机器设备对设备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选型及性能参数确定时,都要考虑到它们对保证整个工作质量的影响,注意这些设备在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使用操作和维护上的方便性。
(三)材料
主要指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以及外观质量等。材料的质量是形成设备实体质量的基础,未经检验认可的材料以及没有出厂检验合格证的材料不得使用。
(四)方法
主要指制造工艺、操作规程检测方法等。制造工艺的先进性直接影响到设备的质量。
(五)环境
主要指生产制造现场的温度、湿度、清洁度、噪音及安全设施情况和公用设施,如水电气热等,以及各种质量监理和检验制度。
第三节 设备质量监理的目标、依据、原则和范围
一、设备质量监理的目标
设备质量监理的目标是提高设备项目的投资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使设备质量达到预期的质量水准,如设备的设计质量、采购质量、制造质量、安装调试质量都达到预期的水平,调试之后投入运行正常和良好
为了达到设备质量监理的目标,监理单位必须有明确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因为明确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监理组织的工作基础,如果没有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指导,监理工作就无从下手。
质量方针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监理单位最高管理者对监理过程中监理质量的要求;二是为雇主提供监理服务的质量宗旨。
当然,只有质量方针是不够的,监理组织内部还应制定具体的可以操作和考核评定的质量目标,这样才能使全体员工理解质量方针和目标,从而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
二、设备质量监理的依据
监理工程师进行质量监理的依据,根据监理的范围及性质可以分为以下两类:共同性的依据和有关质量检验与监理的专门技术法规性依据。
(一)共同性依据
所谓共同性依据,主要是指那些适用于设备制造过程与质量监理有关的通用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和必须遵守的基本文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承包合同和监理合同文件;
2.设计文件;
3.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颁布的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性文件。
(二)专门技术法规性依据
这类文件依据一般是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的质量监理对象而制定的技术法规性文件,包括各种有关的标准、规范、规程或规定。这些技术法规性文件必须是现行的、有效的。
所谓技术标准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之分。它是建立和维护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应遵守的准则,也是衡量设备质量的尺度。
所谓技术规程或规范,一般是执行技术标准、保证制造有秩序地进行而为有关人员制定的行动准则。通常它们与质量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应严格遵守。
凡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的工程,事先应进行试验,并应有权威性的技术部门的技术鉴定书及有关的质量数据、指标,在此基础上制定有关的质量标准和制造工艺规程,以此作为判断和监理质量的依据。
三、设备质量监理的原则
在实际工作中,监理方为了达到质量目标,在设备监理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一些质量监理的原则,这些原则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对雇主负责
监理是受雇主委托对承包商设计和制造的设备进行监督和管理。监理是独立于甲乙双方之外的第三方,不受甲乙双方经济利益的制约,在处理技术问题的公正性上不影响对雇主负责和为雇主服务的思想;另一方面,监理方必须按合同处理问题,是雇主的参谋及顾问,监理工程师必须对与雇主签订的监理合同的内容负责。
(二)以预防为主,过程与结果并重
(三)坚持标准,严守合同
(四)以人为本
监理方应派出经过培训的有资格的监理工程师,特别是具有丰富的现场经验的人员对设备进行监理
(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在设备质量监理过程中,必须做到科学、公正、守法,坚持以数据说话,以规范、标准为评定设备质量的准则,重数据、讲事实,决不能凭印象、想当然或人际关系来处理质量问题。
上述就是作为一个监理工程师在监理过程中实施质量监理时应该遵循的原则。如果某监理工程师不遵守上述准则,按国际惯例,就可认为未履行监理合同义务,雇主可用书面通知,终止监理合同。
第四节 设备质量监理工作制度
一、设计文件、图纸审查制度
监理工程师在收到设计文件、图纸后,在设备制造前应会同制造及设计单位复查图纸,广泛听取意见,避免图纸中的差错、遗漏和歧义。
二、技术交底制度
监理工程师要督促、协助或受雇主委托组织设计单位向制造单位进行设计图纸的全面技术交底(设计意图、制造要求、质量标准、技术措施),并根据讨论决定的事项做出书面纪要,交设计、制造单位执行。
三、设备开工报告确认制度
主要制造准备工作完成时,制造单位可提交“设备开工报告书”,经监理工程师现场落实后,即可确认;对重大工程及有争议的工程需报监理单位确认。
四、材料、构件报验及复验制度
设备制造前,监理人员应审阅进厂材料和构件的出厂证明、材质证明,进行现场取样见证,检查试验报告,对于有疑问的材料要求制造单位进行复验。
五、变更设计确认制度
如发现设计图纸错漏或实际情况与设计不符时,由提议单位提出变更设计申请,经制造、设计、雇主或监理方协商同意后进行变更设计。设计完成后,由设备监理工程师发放变更通知单或设计图纸,签发“设计变更指令”。
六、特殊过程检查制度
对于特殊过程,制造单位应根据《设备质量评定验收标准》进行自检,并将评定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制造单位应将需检查的特殊过程,提前提出计划报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应排出计划,通知制造单位进行特殊过程检查。重点部位或重要项目应会同制造、设计单位共同检查,签字认可。
七、设备质量缺陷跟踪复验制度
监理工程师对制造单位的制造质量有监督管理责任。监理工程师在检查过程中如发现设备质量缺陷,应及时记入监理日志,指明质量缺陷部位、问题及整改意见,限期纠正复验。对较严重的质量问题,应由监理工程师正式填写“不合格设备项目通知”,并通知制造单位,同时抄报总监理工程师。制造单位在收到该通知后应按要求及时作出整改,修正缺陷后,通知监理工程师复验。应按以下规定程序办理。
①如检查结果不合格,或检查所填内容与实际不符,监理工程师有权不予签证,并将意见记入监理日志,待改正并重验合格后才能签证,继续下道工序制造。
②特殊设计的或与原设计变更较大的隐蔽工程,在通知制造单位的同时,还应通知设计单位代表参加,与监理工程师共同检查、签证。
③隐蔽工程检查合格后,经长期停工:,在复工前应重新组织检查、签证,以防意外。
八、设备质量报验制度
监理工程师对制造单位的制造质量有监督管理的权力与责任。
①如监理工程师在检查工程中发现一般的质量问题,应随时通知制造单位及时改正,并做好记录。检验不合格时,可发出“不合格设备项目通知”,限期改正;
②如制造单位不及时改正,且情节较严重的,监理工程师可在报请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发出设备部分暂停指令,指令单机或成套设备暂停制造。待制造单位改正后,报项目监理机构进行复验,合格后发出“复工指令”;
③部装、单机、成套设备安装完工后,经自检合格,可填写各种设备报验单,经监理工程师现场查验后,发给“部装、单机、成套设备检验认可书”,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④设备监理机构应填写“设备质量监理月报表”;
⑤监理工程师需要制造单位执行的事项,除口头通知外,可使用“监理通知”,督促制监理工作计划,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监理业务水平。
第五节 设备质量监理方式和文件
一、设备质量监理方式
(一)按监理形式划分
1.巡回检查
巡回检查是指监理人员对制造、发运、安装调试工程情况有目的的巡视检查。对设备部分部件,主制造厂委托制造,监理采用巡回监理方法,监理人员巡回地赴制造厂对设备制造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和关键工序及重要零部件的检验进行监理。
2.抽查检查
按规定对设备的制造、发运、安装调试过程进行抽检,或100%检查。
3.报验检查
承包商对必验项目自检合格后,以书面形式报监理方,监理人员对其进行检查和签证。
4.旁站监督
监理人员对重要制造过程、设备重要部件装配过程和主要结构的调试过程实施旁站检查和监督。
5.跟踪检查
跟踪检查主要设备。关键零部件、关键工序的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图纸和标准的要求,对于设备主体结构制造和设备安装以驻厂跟踪监理为主。
6.审核
审核包括人员资格审核,承包商资格审核,设计、制造和安装调试方案审核。
(二)按质量特征划分
1.理化检查;
2.几何测量;
3.性能试验。
对设备的静载、空载、动载(空、额定、超)试验及系统联动试验等,监理工程师将对试验大纲、时间、工况和试验结果予以确认。
二、设备质量监理文件
监理文件按作用不同分为监理大纲、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和监理记录(日志)等。
下一篇:设备监理工作的实施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