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代理人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土地代理人 > 复习指导 > 正文

2008年土地权利理论与方法预测模拟试题(二)

2008-08-07 15:51 来源: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一、单项选择题
  1()是除了宪法外,规定和调整我国土地权利的最基本的法律。
  A.《房地产登记条例》
  B.《民法通则》
  C.《土地管理法》
  D.《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2下列不属于我国现行土地权利的一项是()。
  A.用益权
  B.所有权
  C.使用权
  D.他项权利

  3土地设置的宗旨是()。
  A.充分利用土地权利
  B.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C.土地使用形式
  D.权利设置得当,严格执法

  4不属于一物一权原则的内容的是()。
  A.一物之上只能有一个所有权
  B.物权的客体只能是独立有权物
  C.有利于确保交易的安全,维护交易的秩序
  D.一物之上可以设立若干个可以相容的物权

  5在我国建立土地权利变动的公示和()原则十分重要。
  A.法律
  B.交易现象
  C.近代民法
  D.公信

  6现行法已基本确定了不动产物权公示的方法主要是()。
  A.登记
  B.效率
  C.审查
  D.土地登记程序

  7()是土地权利制度建设和土地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
  A.不动产公示
  B.物权公示制度
  C.土地权利的设置
  D.审查登记制度

  8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在土地使用权不同用途之间的改变,应依法办理批准和()手续。
  A.登记
  B.确认
  C.依据
  D.转换

  9在古代和近代传统经济社会中,土地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其权利内容集中体现在土地()上。
  A.使用权
  B.所有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

  10我国古代和近代土地所有权制度自成体系,土地私有制形成期是()时期。
  A.封建社会
  B.奴隶社会
  C.原始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
  1()包括在我国目前的土地利用权利体系内。
  A.空间权
  B.土地占有权
  C.土地使用权
  D.耕作权
  E.土地抵押权

  2()是我国土地权利设定的法定原则。
  A.土地权利的种类由法律设定
  B.土地权利的效力由法律规定
  C.土地权利的保护方法由法律规定
  D.土地权利的公示方法由法律设定
  E.土地权利的价值由法律规定

  3以下关于我国建国后土地权利制度变迁历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农村土地才实行集体所有制
  B.20世纪70年代末,在农村开始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城市土地一直是归国家所有
  D.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最早在《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条例》中提出
  E.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城市土地开始实行有偿使用制度

  4我国原始取得土地所有权必须由法律规定,因为要()。
  A.维护土地公有的基本制度
  B.保护耕地及其他农用地
  C.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D.保证国家建设所需要用地
  E.保持国家对地产市场的调控能力

  5()是国有土地所有者代表行使国家土地所有权的方式。
  A.出让
  B.转让
  C.租赁
  D.划拨
  E.抵押

  一、单项选择题
  1、B.2、A.3、B.4、C.5、D.6、A.7、C.8、A.9、B.10、A.
  二、多项选择题
  1、A.C.D.E.2、A.B.C.D.3、C.D.E.4、A.B.D.E.5、A.C.D.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