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水的来源主要有:地下水、地表水、自然降雨、老窿水(废弃的积水井巷)。
水害及后果
(1)采掘工作面突水。突水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采掘工作面或采空区透水。各种通道使采空区与储水体连通,大量水体直接进入采空区,导致采空区、巷道甚至矿井被淹,因而可能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地表水体或突然大量的降雨进入井下。通过裂隙、溶洞、废弃巷道、透水层、地表露头等与采空区、巷道、采掘工作面连通,使大量的水体直接进入采空区再进人人员作业场所,或直接进入作业场所,从而形成采空区、巷道、采掘工作面甚至矿井被淹,可能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水害原因
(1)采掘过程中没有探水或探水工艺不合理。
(2)采掘过程中突然遇到含水的地质构造。
(3)爆破揭露水体。
(4)钻孔揭露水体。
(5)地压活动揭露水体。
(6)排水设施、设备设计不合理。
(7)排水设施、设备施工不合理。
(8)排水设备的供电系统出现故障。
(9)采掘过程违章作业。
(10)没有及时发现突水征兆。
(11)发现突水征兆没有及时采取探水措施或没有及时探水。
(12)发现突水征兆后没有采取防水措施。
(13)发现突水征兆采取了不合适的探水、防水措施。
(14)没有防水门或防水门设计不合理。
(15)采掘过程没有采取合理的疏水、导水措施,使采空区、废弃巷道积水。
(16)地面水体和采掘巷道、工作面的意外连通。
(17)降雨量突然加大,造成井下涌水量突然增大。
水害安全风险
a)人员伤害:淹溺等;
b)财产损失:设施设备、矿藏被水淹没或被水侵蚀等。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