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复习指导 > 正文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实践

2014-09-01 10:41 来源:来源于网络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一、总则

  这里所述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涵盖所有的职业安全健康危害。较好的办法是对全部危害进行综合评价,而不是对健康危害、人工搬运和机械危害等进行单个评价。如果使用不同方法进行单个的评价,那么,对风险控制的优先顺序进行排列将更加困难。单个的评价也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重复。

  在开始着手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时,需仔细考虑以下方面:

  1.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格式;

  2.作业活动分类的标准,以及每项作业活动所需的信息;

  3.识别危害和危害分类的方法;

  4.确定风险的程序;

  5.描述评价风险水平的词汇;

  6.确定风险是否可承受的标准:计划的或现有的控制措施是否充分;

  7.采取改进措施的时间表;

  8.提出的风险控制方法;

  9.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的标准。

  二、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格式

  用人单位宜设计一种简单的能记录评价发现的格式,内容一般包括:

  1.作业活动;

  2.危害;

  3.事故类别及后果;

  4.现有控制措施;

  5.发生的可能性;

  6.后果严重程度;

  7.风险水平;

  8.根据评价结果所采取的措施;

  9.有关管理的详细资料,如评价人员的姓名、日期等。

  用人单位应建立适合于自身特点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并需进行验证和不断评审。

  三、划分作业活动

  在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时,首先要准备一份作业活动表,用合理且易于控制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类并收集必要的有关信息。例如,其中必须包括不常见的维修任务,以及日常的生产活动。作业活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

  1.用人单位厂房内/外的地理位置;

  2.生产过程或所提供服务的各个阶段;

  3.有计划的工作和临时性的工作;

  4.确定的任务(如:驾驶)。

  一个用人单位通常有多种作业活动,对作业活动划分的总要求是:所划分出的每种作业活动既不能太复杂,如包含多达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也不能太简单,如仅由一、两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构成。

  四、作业活动信息要求

  各项作业活动所需信息可能包括以下方面:

  1.正在执行的任务:其期限和频次;

  2.作业场所;

  3.通常(偶然)执行此任务的人员;

  4.受到此项工作影响的其他人员(如访问者、承包方人员、公众);

  5.已接受此任务的人员的培训;

  6.为此任务准备好的书面工作制度和(或)持证上岗程序;

  7.可能使用的装置和机械;

  8.可能使用的电动、手动工具;

  9.制造商或供应商关于装置、机械和电动、手动工具的操作和保养说明;

  10.可能要搬运的原材料的尺寸、形状、表面特征和重量;

  11.原材料须用手移动的距离和高度;

  12.所用的服务(如压缩空气);

  13.工作期间所用到或所遇到的物质;

  14.所用到或所遇到的物质(如烟气、气体、蒸汽、液体、粉尘、粉末、固体)的物理形态;

  15.与所用到的或所遇到的物质有关的危害数据表的内容和建议;

  16.与所进行的工作、所使用的装置和机械、所用到的或所遇到的物质有关的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17.被认为适当的控制措施;

  18.被动监测资料:用人单位从内部和外部获得的与所进行的工作、所用设备和物质有关的事件、事故和疾病的经历的信息;

  19.与此作业活动有关的任何现有评价的发现。

责任编辑:soso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