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复习指导 > 正文

垃圾管理体系薄弱是造成行业混乱的根源

2014-09-03 10:29 来源:来源于网络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国内的行业内部人士在引述国外的信息过程中的曲解或错误是造成我国垃圾行业混乱的根源之一。很多国内提及的处理问题,其实是国外的管理领域的问题。|建设工程教育网|许多人恰恰比较忌讳管理,认为管理是软的,很难出效果或者政绩的东西。现代社会发达的互网络和信息网络也很容易断章取义地把国外的东西误用。例如,国外的有机垃圾堆肥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是有机垃圾堆肥是一个系统管理,绝不仅仅是一个单项技术,以偏概全的结果是众多的项目以失败告终。

  垃圾服务的核心责任人是地方城市政府,但是政府管理者素质和执政能力不足也是垃圾管理行业的病根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原有的环卫行业从业人员,包括政府部门的行业管理人员相对素质不高。虽然90年代后期,管理人员层次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对于专业的理解和把握还有相当的距离。行业本性的迷失以及行业管理力量薄弱,与缺乏战略研究有密切的关系。责任主体的薄弱,使本来在服务机构的决策话语权,向技术处理等下游环节转移,造成在技术选择层面的广泛争论。

  另外,综合性产业研究的缺乏使各界对垃圾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结果是现在的垃圾行业各种细节问题众说纷纭,甚至无谓争论。人人都关心垃圾问题本是好事,这些关心包括政协会议和人大会议上的提案,和许多国际环保组织的呼吁,但是垃圾问题的讨论不能只停留在技术层面的争论,问题的解决有待在更高层面上认识的进一步深入,包括国家的管理战略和技术、经济政策。缺乏对于电价的政策,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垃圾焚烧发电、沼气利用等产业的发展。国债也应当转化为一种长期的经济政策支持,以支持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的垃圾处理技术的发展,而不是只是随机的临时政策。国债资金的发放形式也有待进一步完善,真正有利于促进产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同时,缺乏对决策的有效监督导致很多项目急功近利。所有的垃圾项目都要经过几轮的评审,但是有些结论缺乏严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外,主管领导的本位主义等思想也使得一些结论成了“个性化服务”。

  垃圾市场化改革应该有一个发展序列。最容易完全推向市场、最容易界定工艺边界条件的环节应该优先进行市场化运作。从国外的市场化推进历程来看,收运体系最先市场化运作,然后是堆肥和焚烧,最后是垃圾填埋。目前国内不仅没有进行各个环节的区分,也对不同的工艺边界没有限定。

  对技术经济性的判断,需要一定的经济政策来支撑,|建设工程教育网|需要界定政府与企业的经济责任。比如,堆肥厂应该根据堆肥的技术和工艺,核定一个基本成本,考虑企业基本利润,然后再核算垃圾处理费用,并不是要通过堆肥产品来获得回报,或者作为垃圾处理费回收的一个构成。目前,我国大部分堆肥处理厂还把堆肥的产品作为一个很主要的收入来源,由于堆肥质量和市场的原因,这些处理厂大多不能正常运行。

  政府是垃圾行业的责任主体,但是不能包罗一切事情。政府应该将精力放在产业政策的制定和落实、行业监督和管理上。有些地方政府直接参与到技术路线的选择上,但是这些技术路线的选择因为领导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导致一个城市的垃圾处理问题久拖不决。

责任编辑:soso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