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洁生产:指不断爱用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2、一个生产和服务过程可以抽象为8个方面。输入(6方面):原辅材料和能源、技术工艺、设备、管理、员工;输出(2方面):产品、废物。
3、清洁生产分析指标的选取原则(4个):从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考虑;体现污染预防为主的原则;容易量化;满足政策法规要求和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4、清洁生产分析指标(6个):生产工艺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环境管理要求。其中资源能源利用指标和污染物产生指标为定量指标,其余为定性或半定量指标。
5、资源能源利用指标包括(3个):物耗指标、能耗指标、新水用量指标。
新水用量指标(3量3率):单位产品新水用量;单位产品循环用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间接冷却水循环率;工艺水回用率;万元产值取水量。
单位产品的能耗:为便于比较,通常用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单位产品物耗;原材料选取(毒性、生态影响、可再生性、能源强度以及可回收利用性5个方面定性分析)。
6、污染物产生指标(3类):废水产生指标(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指标和单位产品主要水污染物产生量指标,还有污水回用率);废气产生指标(单位产品废气产生量指标和单位产品主要气污染物产生量指标);固体废物产生指标(单位产品主要固体废物产生量和单位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
7、环境管理要求(4方面):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废物处理处置;生产过程环境管理;相关方环境管理。
8、清洁生产分析方法(2种):指标对比法(国内较多采用此法);分值评定法。
9、指标对比法评价程序(5项):收集相关行业清洁生产标准;预测环评项目的清洁生产指标值;将预测值与清洁生产标准值对比;得出清洁生产评价结论;提出清洁生产改进方案和建议。
10、环评中清洁生产原则(5项):列清洁生产专章或专节;清洁生产指标项的确定要符合指标选取原则,从六类指标考虑并考虑行业特点;指标数值确定要有充足的依据;指标描述应真实客观;必须给出清洁生产的结论及所应采取的清洁生产方案建议。
11、清洁生产分析内容(4项):所采用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介绍;建和项目所能达到的清洁生产各个指标的描述;清洁生产评价结论;清洁生产方案建议。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