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及停车场(库)
(1)道路设计
道路布置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道路的各项平剖面技术要求,包括道路的宽度,纵横向坡度、转弯半径的控制等。这些内容概括起来可分成两个方面,一是道路的平面形式,二是道路的剖面形式。
1)道路设计的一般原则
A道路布置必须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要求:
A)满足各种交通运输的要求;
B)满足车行及人行安全的要求;
C)满足建筑布置有较好朝向的要求;
D)满足道路与绿化、工程技术设施等统一协调的要求。
B道路布置应做到既适用又节约用地和投资。
C道路布置应利用自然地形,山地道路网布置,为保证行车安全,纵坡不宜过大。利用地形通常有以下几种手法布置道路:环状沿山丘布置、枝状尽端式布置、平行盘旋延长路线减缓纵坡布置等。
2)道路布置
A.道路分类
其一,生活区道路:一般有主次车行道之分和宅旁人行通道。其二,工业区道路:工厂一般车流量大,除车行主次干道,增加辅助道、车间引道和回车场。其三,城市型道路:路面宽,有上下道,每道上有快车、慢车、超车甚至城市公交车道。另外有自行车道、人行道、再者还有城市间高速公路等。
B.道路布置原则
道路布置在满足交通运输多种行车功能与原则的同时,还应满足人、车安全;道路选线要尽量节省场地,应留有宽敞、良好的建筑条件、绿化环境和工程管线架设余地;道路布置要节约土地和投资;道路布置要利用自然地形。如遇山地路,纵坡不宜过大,经常环绕山丘、平行盘旋或树枝尽端形式。
(2)道路的主要技术要求
1)道路的平面设计
有关道路平面形式的确定包括下述一些技术要求:道路宽度,转弯半径,道路交叉口,场地内道路与建构筑物的安全距离以及尽端道路的回车场的尺寸要求等。
上一篇:2010年二级建筑师:风象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