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环境敏感区
新《名录》第3条 本名录所称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
(1)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2)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
(3)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注意:上述规定明显区别于08版教材的特征性规定,应是考试重点。
【例题】
不定项选项:
1、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根据( ),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A.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B.可能对造成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的项目
C.建设项目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
D.可能对脆弱生态系统产生较大影响的项目
答案:A
解析:分类管理的根据是A,而类别确定的根据才是C.
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跨行业、复合型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 )确定:
A.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数量
B.环境有重大影响
C.其中单项等级最高
D.对脆弱生态系统产生较大影响
答案: C
解析:跨行业、复合型建设项目的类别管理是考试重点。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