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复习指导 > 正文

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讲义精华汇总(21)

2010-09-17 17:53 来源:来源于网络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案例二、广西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明阳糖厂10000t/d技改工程

  1、糖厂项目的工程分析重点是什么?

  糖厂项目主要产生浓有机废水(废糖蜜)和大量固体废弃物(蔗渣、滤泥),因此工程分析的重点是:

  (1)工程用水和排水量的分析。重点给出给排水平衡图,并对水平衡图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单位产品新鲜水用量、单位产品循环用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间接冷却水循环率、工艺水回用率等指标。

  (2)废水污染源和废渣污染源的分析。废水污染源有:温度略为升高而污染物较低的压榨车间轴承、制炼车间制炼、蒸发、煮糖冷凝冷却水和煮糖吸滤机冷凝水;含高浓度SS的锅炉除尘冲灰水;含高浓度有机物的废糖蜜、洗滤布水及少量洗罐。废渣为蔗渣、滤泥、灰渣。

  (3)废水成分和污染物排放量的分析。详细列出废水污染源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浓度。

  (4)废渣排放量的分析。

  (5)废气污染源、成分和污染物排放量的分析。

  2、技改项目与新建工程的工程分析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在污染物排放量上,技改工程需对比较技改前后污染物的排放量,即“三本账”要清楚。

  (2)技改项目要说明现有工程存在的具体环保问题。

  (3)技改项目说明具体采取“以新带老”的污染防治措施。

  3、对于清洁生产水平较低的工业项目,清洁生产评价应重点关注什么问题?

  (1)通过清洁生产评价找出本项目存在的差距,找出问题关键。

  (2)提出提高清洁生产水平的措施与建议,加大改进力度和内容,采取清洁生产方案后重新评价清洁生产水平。

  (3)本项目清洁生产改进方案的重点是节约用水和节约能源方面提出措施。

  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与《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适用条件的区别是什么?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适用于除煤粉发电锅炉和单台出力大于45.5MW(65t/h)发电锅炉以外的各种容量和用途的燃煤、燃油和燃气锅炉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和建成后的排污管理。(注意:单台出力等于65t/h时,适用此标准)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适用于单台出力大于 65t/h以上除层燃炉、抛煤机炉外的燃煤锅炉;各种容量的煤粉发电锅炉;单台出力65t/h燃油发电锅炉;以及各种容量的燃气轮机组的火电厂。单台出力65t/h以上采用甘蔗渣、锯末、树皮等生物质燃料的发电锅炉,参照本标准中以煤矸石等为主要燃料的资源综合火力电锅炉的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执行。

  本标准不适用于各种容量的以生活垃圾、危险废物为燃料的火电厂。

  5、对于主要污染物量削减的技改项目,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内容应包括几部分?

  (1)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

  ①废水正常排放对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

  ②废水非正常排放对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

  ③废水事故排放对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

  ④技改工程实施时按“以新带老”的原则削减现有工程废水污染物对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程度的影响预测。突出“以新带老”措施产生的正效益。

  (2)空气环境影响预测

  ①1h平均浓度预测

  ②日平均浓度预测

  ③年平均浓度预测

  ④非正常条件眄污染物浓度预测

  ⑤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分析

  ⑥上述内容与技改前的污染影响进行比较,突出“以新带老”措施产生的正效益。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