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考试
1.考试科目比较多,对于只想通过考试而不一定非要考高分的人来讲,可以有所取舍的放弃少数没有学过或者当时学的不够好的科目,因为这些科目往往耗费大量时间而难有效果,不如把时间省下来复习其他有一定基础的科目;
2.基础考试的难度不及专业考试,考试时间相对来讲也比较充裕(做一个半小时出来的人大有人在),所以复习的时候不必钻牛角尖,着重于基本概念和公式的运用,而且不必要记住太多公式,考试时有考试手册的,一般都可以找到,但脑子里有印象并且会运用是很必要的;
3.考试的知识点范围很广,但还是有比较常考的地方。复习时最好找近几年的考试真题来做做,个人认为4、5年的就够了,把这些题做一遍常考的地方心里基本上就有底了,说不定考试时还会遇到往年的题呢;
4.把会做的题做了,不会的题就蒙一个答案。考试全部是选择题,不需要计算过程。对于处于临界状态的人,运气是很重要的。
二、专业考试
1.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性。对大多数人而言,考试时间相当紧张,一般是不够用的,那麽考试做题时就需要保证一定的计算速度和正确性(按计算器);
同时对考题要有所取舍,看了题目考虑2分钟后还没有思路的题可以暂时放下,往后继续做题。考题难度的设置是随机的,也许越往后越简单呢。把会做的题全部做完后再回过头来做没有把握的考题,这样就不会出现没有把握的题做不对,会做的题却没时间做的遗憾了;
2.力学知识很重要,比较常见的是钢结构部分往往考的不是钢结构而是结构力学;
3.对于砌体结构,高厚比是关键。为什么老考高厚比呢?呵呵,重点在计算高度,规范上一句简单的话理解起来似乎没什么,但真正理解并正确运用可不容易,有时施岚青、孙芳垂、龚绍熙等专家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各执一词,那怎么办呢?此时不要过于相信某位编注册辅导资料
专家甚至某一个规范编制专家的说法,因为规范的出台往往是各个专家对自己观点妥协、让步的结果,而我们不是要按某个专家的理解去做,要依据规范才行。做做往年的考题深刻了解出题专家对此的理解才是关键。
个人认为孙芳垂的观点比较接近出题组专家的观点,因为他以前就是主要出题的专家。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