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泥强度等级和水灰比
水泥强度等级和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最主要因素。因为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石的强度及其与骨料间的粘结力,而水泥石的强度及其与骨料间的粘结力取决于水泥的强度等级和水灰比的大小。在水泥强度等级相同的情况下,强度将随水灰比的增加而降低。但如果水灰比过小,则拌合物过于干硬,在一定的捣实成型条件下,混凝土难以成型密实,从而使强度下降。
另外,在相同水灰比和相同试验条件下,水泥强度等级越高,则水泥石强度越高,从而使用其配制的混凝土强度也越高。
(2)骨料
骨料本身的强度一般都比水泥石的强度高(轻骨料除外),所以不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但若骨料经风化等作用而强度降低时,则用其配制的混凝土强度也较低;骨料表面粗糙,则与水泥石粘结力较大,故用碎石配制的混凝土比用卵石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较高。
(3)龄期
混凝土在正常养护条件下,其强度将随龄期的增加而增长。
(4)养护
为了获得质量良好的混凝土,混凝土成型后必须进行适当的养护,以保证水泥水化过程的正常进行。养护过程需要控制的参数为温度和湿度。
由于水泥的水化只能在充水的毛细孔内发生,因此,必须创造条件防止水分自毛细管中蒸发而失去。另外,水泥水化过程中,大量自由水要为水泥水化产物结合或吸附,也需不断提供水分,才能使水泥水化正常进行,从而产生更多的水化产物使混凝土密实度增加。
如果湿度不够,则混凝土强度增长受影响。所以为了使混凝土正常硬化,必须在浇筑后一定时间内维持一定的潮湿环境。一般情况下,使用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和矿渣水泥,应在混凝土凝结后(一般在12h以内),用草袋等覆盖混凝土表面并浇水,浇水时间不少于7d,使用火山灰水泥和粉煤灰水泥时,应不小于14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小于14d,在夏季由于蒸发较快更应特别注意浇水。
养护温度对混凝土强度发展也有很大影响。养护温度高,可以增大初期水化速度,混凝土早期强度也高。
2.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只有抗压强度的1/10'-1/13,且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比值有所降低,也就是当混凝士强度等级提高时,抗拉强度的增加不及抗压强度提高的快。因此,混凝土在工作时一般不依靠其抗拉强度。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