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复习指导 > 正文

201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相关法律法规》练习题3

2010-11-05 13:25 来源: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1、在审批、抽查和考核中发现评价机构主持完成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质量较差,有下列(  )情形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会视情节轻重,给予不同程度的处分。
  A.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出现较大失误的
  B.环境状况描述不清或环境现状监测数据选用有明显错误的
  C.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存在较大疏漏的
  D.环境标准适用错误的
  E.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不正确的

  2、关于危险废物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规定统一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鉴别方法和识别标志
  B.对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C.禁止混合收集、贮存、运输、处置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废物
  D.禁止将危险废物混人非危险废物中贮存
  E.禁止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3、《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办理核设施选址审批手续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  )审查批准。
  A.地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单位,必须在建设项目(  )阶段,对海洋环境进行科学调查,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合理选址,编报环境影响报告。
  A.规划
  B.可行性研究
  C.审批
  D.审查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防止污染的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确有必要拆除或者闲置的,必须征得(  )同意。
  A.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市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所在地的安全部门
  D.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6、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别包括(  )。
  A.指导性规划
  B.区域性规划
  C.战略性规划
  D.专项规划
  E.综合性规划

  7、《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对已建成的所采煤炭属高硫分、高灰分的煤矿,应当按照(  )批准的规划,限期建成配套的煤炭洗选设施。
  A.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国务院
  C.省级人民政府
  D.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8、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篇章,并依据经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在环境保护篇章中落实防治(  )的措施以及环境保护设施投资概算。
  A.生态污染和环境破坏
  B.环境污染
  C.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D.生态破坏

  9、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首先是从(  )领域开始的。
  A.环境质量评价
  B.规划环境影响
  C.噪声环境影响
  D.建设项目

  10、《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中涉及(  )个行业。
  A.5
  B.8
  C.10
  D.15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