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建筑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注册建筑师 > 试题中心 > 正文

二级建筑师《建筑结构》模拟练习题(2)

2011-02-28 09:09 来源: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1.计算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柱正截面受压承载力时,应采用混凝土的哪一种强度(  )?
  A.立方体抗压强度
  B.轴心抗压强度
  C.抗拉强度
  D.视压力偏心距的大小确定
  答案:B

  2.混凝土的水灰比越大,水泥用量越多,则混凝土的徐变及收缩值将(  )。
  A.增大
  B.减小
  C.基本不变
  D.难以确定
  提示: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水灰比越大,水泥用量越多,则混凝土的徐变与收缩值越大。
  答案:A

  3.受力钢筋的接头宜优先采用焊接接头,无条件焊接时,也可采用绑扎接头,但下列哪种构件不宜采用绑扎接头(  )?
  A.受弯构件及受扭构件
  B.轴心受压构件及偏心受压构件
  C.轴心受拉构件及偏心受拉构件
  D.轴心受拉构件及小偏心受拉构件
  提示: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受力钢筋的接头宜优先采用焊接接头,无条件时也可以采用绑扎接头,但轴心受拉构件及小偏心受拉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接头。
  答奏:D

  4.对钢筋混凝土梁来说,当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不足时,如果不改变梁截面的大小而使它们之间的粘结力达到要求,以下这些方法中,哪个最为适当(  )?
  A.增加受压钢筋的截面
  B.增加受拉钢筋的周长
  C.加大箍筋的密度
  D.采用高强度钢筋
  提示:增加受拉钢筋的周长,既增加了钢筋与泥凝上之间的接触面积,又增大了摩擦力。
  答案:B

  5.在以下有关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论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柱的主筋其主要作用是抵抗弯矩和轴向压力
  B.箍筋的间距越大,柱的抗弯强度越大
  C.楼板的作用,一方面是将楼板上的荷载传递到梁上,另一方面是将水平荷载传递到框架或剪力墙上
  D.建筑物上如果剪力墙配置适当,一般来说,因水平力而产生的变形要小
  提示:箍筋的间距越大,柱的抗弯强度越小。
  答案:B

  6.少筋梁的正截面极限承载力取决于下列中的哪一项(  )?
  A.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B.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C.钢筋的抗拉强度及其配筋率
  D.钢筋的抗压强度及其配筋率
  答案:B

  7.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采用绑扎骨架时,关于接头区段内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的允许百分率分别按受拉区和受压区的规定为(  )。
  A.50%,25%
  B.50%,50%
  C.25%,50%
  D.50%,不限制
  提示:钢筋泥凝土结构中,当采用绑扎骨架时,接头区段内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的允许百分率分别为:受拉区25%,受压区50%.
  答案:C

  8.在计算钢筋混凝土构件挠度时,《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议:可取同号弯矩区段内的哪一项刚度进行计算(  )?
  A.弯矩最大截面的刚度
  B.弯矩最小截面的刚度
  C.最大刚度
  D.平均刚度
  提示:挠度计算的最小刚度原则。
  答案:A

  9.按弹性理沦,四边支承板在满足下列什么条件时应按双向板设计(  )?
  A.l2/l1≥2
  B.l2/l1≤2
  C.l2/l1≥3
  D.l2/l1≤2.5
  答案:B

  10.下列关于单向板肋梁楼盖传力途径的表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
  A.竖向荷载→板→柱或墙→基础
  B.竖向荷载→板→主梁→柱或墙→基础
  C.竖向荷载→板→次梁→柱或墙→基础
  D.竖向荷载→板→次梁→主梁→柱或墙→基础
  答案:D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