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建筑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报错页面_建设工程教育网

您访问的页面已经离家出走了

您可以:返回 上一页或者返回首页
9秒后跳转到建设工程教育网首页
 > 正文

一级建筑师考试《建筑经济施工与设计业务管理》试卷(25)

2011-02-10 09:25 来源: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1.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施工时,超过30mm的垂直缝应用细石混凝土灌实,其强度等级不低于(  )。
  A.C5
  B.C10
  C.C15
  D.C20
  提示: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施工时,超过30mm的垂直缝应用细石混凝土灌实,其强度等级不低于C20.
  答案:D

  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施工时,每处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  )。
  A.1/4
  B.1/3
  C.2/3
  D.3/4
  提示: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施工时,每处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答案:C

  3.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中,采用搭接接头的受力钢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5d,且不应少于(  )。
  A.400mm
  B.300mm
  C.200mm
  D.100mm
  提示: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中,采用搭接接头的受力钢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5d,且不应少于300mm.
  答案:B

  4.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  )时,认为砌体工程进入冬期施工。
  A.0℃
  B.2℃
  C.4℃
  D.5℃
  提示: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时,认为砌体工程进入冬期施工。
  答案:D

  5.梁的跨度(  )时,底模的跨中应起拱。
  A.大于等于3m
  B.大于等于4m
  C.大于等于5m
  D.大于等于6m
  提示:梁的跨度在4m以上时(包括4m),底模的跨中应起拱。
  答案:B

  6.跨度小于2米的承重板的模板拆模时,要求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  )。
  A.30%
  B.40%
  C.50%
  D.60%
  提示:承重模板拆模时,混凝土应符合表23—4的要求。
  答案:C

  7.在常温下通过卷扬机或其他液压设备,以超过钢筋屈服强度的应力拉伸钢筋,使之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以达到调直钢筋和提高钢筋强度的目的的加工方法称为(  )。
  A.冷拉
  B.冷拔
  C.先张法
  D.后张法
  提示:冷拉是在常温下通过卷扬机或其他液压设备,以超过钢筋屈服强度的应力拉伸钢筋,使之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以达到调直钢筋和提高钢筋强度的目的。
  答案:A

  8.在常温下,将直径6-8mm的Ⅰ级光圆钢筋,通过特制钨合金拔丝模进行强力拉拔,钢筋轴向被拉伸,径向被压缩,钢筋产生较大塑性变形,抗拉强度提高的加工方法称为(  )。
  A.冷拉
  B.冷拔
  C.先张法
  D.后张法
  提示:冷拔是在常温下,将直径6-8mm的Ⅰ级光圆钢筋,通过特制钨合金拔丝模进行强力拉拔,钢筋轴向被拉伸,径向被压缩,钢筋产生较大塑性变形,抗拉强度提高。
  答案:B

  9.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冷拔总压缩率越大,则抗拉强度提高越少,而塑性降低越多。
  B.冷拔总压缩率越大,则抗拉强度提高越多,而塑性降低越少。
  C.冷拔总压缩率越大,则抗拉强度提高越多,而塑性降低越多。
  D.冷拔总压缩率越大,则抗拉强度提高越少,而塑性降低越少。
  提示:冷拔总压缩率越大,则抗拉强度提高越多,而塑性降低越多。
  答案:C

  10.切断>40mm的钢筋最好用(  )。
  A.氧乙炔焰
  B.手动剪断器
  C.钢筋切断机
  D.钳子
  提示:切断>40mm的钢筋最好用氧乙炔焰。
  答案:A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