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建筑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报错页面_建设工程教育网

您访问的页面已经离家出走了

您可以:返回 上一页或者返回首页
9秒后跳转到建设工程教育网首页
 > 正文

二级建筑师《法律法规经济施工》练习题(6)

2011-02-25 09:55 来源: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1.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注册执业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未受聘于一个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或者同时受聘于两个以上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从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所罚金额为违法所得(  )。
  A.2倍以上5倍以下
  B.3倍以上
  C.3倍以上5倍以下
  D.5倍以上
  答案A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了无效合同的一些条件,下列中哪几条符合《合同法》的规定(  )①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合同②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所签订的合同③代理人签订的合同④违反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经济合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3.关于设计收费,2000年版本的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特意注明第一次要付(  )的定金。
  A.10%
  B.20%
  C.50%
  D.40%
  答案B

  4.二级建筑师的注册有效期是(  )年?
  A.1.5
  B.4
  C.2
  D.1
  答案C

  5.因设计质量原因引起的工程经济损失由哪一方赔偿(  )?(设计单位)
  A.建设单位
  B.监理单位
  C.施工单位
  D.设计单位
  答案D

  6.两个不同资质等级勘察设计单位实行联合承包时,应按照(  )的业务许可范围承揽勘察设计任务。
  A.资质等级高的单位
  B.资质等级低的单位
  C.本行业最高资质等级
  D.本行业最高资质等级
  答案B

  7.设计单位完成工程的施工图设计以后,必须(  )方可进行施工。
  A.经建设单位批准
  B.经监理单位批准
  C.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
  D.使用单位公示
  答案C

  8.1995年9月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中规定,符合下列哪几个条件者可申请参加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  )?
  ①取得建筑学学士学位或相近专业工学博士学位,并从事建筑设计或相关业务2年以上的
  ②取得建筑学学士学位或相近专业工学硕士学位,并从事建筑设计或相关业务3年以上的
  ③具有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或相近专业大专毕业以上学历,并从事建筑设计或相关业务7年以上的
  ④取得高级工程师技术职称并从事建筑设计或相关业务5年以上的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9.《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中规定注册建筑师应履行的义务是下列中的哪几条(  )?①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维护社会公共利益②保证建筑设计的质量,并在其负责的设计图纸上签字③保守在职业中知悉的单位和人的秘密④不得受聘于超过2个以上建筑设计单位执行业务⑤除当面授权外,不得准许他人以本人名义执行业务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答案A

  10.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中,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深度应满足下列(  )项要求。①能据以编制预算②能据以安排材料、设备订货和非标准设备的制作③能据以进行施工和安装④能据以进行工程验收
  A.①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B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