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代理人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土地代理人 > 复习指导 > 正文

2011年土地登记代理人考试相关法律练习(10)

2011-07-06 09:58 来源: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1.我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一条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这一规定体现了行政程序法的(  )。
  A.信息公开制度
  B.说明理由制度
  C.行政调查制度
  D.听证制度
  【答案】B
  【解析】说明理由是关于行政决定必须阐明其理由和真实用意的行政决策程序制度,特别适用于行使裁量权限和不利于当事人的行政决定。这一制度的意义主要是防止行政专横和权利滥用,便于司法审查和法制监督。《行政处罚法》的前述规定,恰恰体现了说明理由制度。

  2.关于行政公开制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情报公开适用于抽象行政行为领域
  B.行政公开就是要求行政机关将整个行政程序都让行政相对人参与和了解
  C.表明身份是行政公开的一种体现
  D.如果应当公开的行政决定没有公开,该行政决定就不能产生法律效力,不具有法律执行力。
  【答案】B
  【解析】行政过程公开并不是要求行政机关将整个行政程序都让行政相对人参与或者了解,而是在行政程序中几个决定或影响行政相对人合法权利和义务的阶段前后,让行政相对人有参与或者了解的机会。

  3.关于听证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听证方式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B.听证制度包括两种形式:公听和陈述
  C.听证制度被公认为现代行政程序法基本制度的核心
  D.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若涉及单个或相互无争议的多个当事人,则可进行个别听证,这种听证被称为“公听”
  【答案】C
  【解析】听证方式可以分为口头与书面两种。听证制度包括三种形式:公听、陈述、听讯。D项所描述的是陈述,而不是公听。公听是指行政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或者订立行政计划时,所涉及的行政相对人众多而不确定,召开公众参加的听证会以听取代表各方面、各阶层的公众意见。

  4.甲乙二人打架,甲被打伤送进医院,乙被送至派出所接受调查,民警小李为了节省时间,提高办案效率,未等甲回来就直接对乙进行讯问,并当场作出处罚决定,小李的行为(  )。
  A.提高了办案效率,应当提倡
  B.违反程序,无效
  C.合法但不合理
  D.违反了公开制度
  【答案】B
  【解析】不单方接触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在处理两个以上行政相对人的、具有相互排斥利益的事项时,不能在一方当事人不在场的情况下单独与另一方当事人接触,听取其陈述、接受其证据材料的制度。本题中小李的行为违反了“不单方接触制度”,属于违反程序的行为,无效。

  5.关于湖南行政程序规定,下列各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行政机关在面临重大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下可以实施行政应急措施,其中包括限制行政相对人某些宪法权利和法律权利的行为
  B.以“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应急法治原则作指导
  C.行政应急与依法行政原则相违背
  D.对行政应急也应该有现实性、专属性、程序性、适当性的要求,需要相应的法律救济机制作为保障
  【答案】C
  【解析】虽然表面上看来,行政应急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但是行政应急往往是面对重大的突发性事件,行政机关出于保障重大公共利益和行政相对人根本利益的目的,是符合行政法治原则的。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