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近几十年来我国在各种工程中修建了数以千计的隧道工程,其中土质隧道占了很大的比重。本文所说的土质隧道包含公路、铁路、地下铁道工程中在土质围岩中修建的隧道工程。
经过国家有关部门对运营隧道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已建成运营的土质隧道或多或少都存在衬砌开裂的现象,严重的经常影响到运营安全。许多工程刚刚完工还未交付使用就已经出现裂缝,这一现象在铁路隧道中尤为常见。
如果是个别土质隧道出现一些衬砌开裂的现象,也不值得大惊小怪,问题是,近年来土质隧道衬砌发生衬砌裂缝几乎已成了普遍现象。神木至延安铁路的十几座土质隧道在施工过程中都曾出现大大小小的裂缝,陕西境内的多座公路隧道在投入使用后几年时间都曾进行过裂缝防水整治。
全国其它地方关于土质隧道病害的事例更是不胜枚举,以上实例充分说明,土质隧道发生裂缝已不是个别现象,隧道工程技术人员对此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从土质隧道受力变化机理、及设计施工等方面谈一点看法,旨在抛砖引玉。
2.土质围岩中开挖洞室后洞周应力演变
2.1土的认识土是岩石经风化作用(包括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及生物风化),然后以不同的搬运方式在不同的地点堆积下开的历史产物。土是多相介质的堆积物,它的种类繁多,按成因不同从大的方面可分为残积土、沉积土(沉积土可进一步细分为陆地流水沉积土、陆地静水沉积土、冰川沉积土、风成沉积土、海相沉积土)、土壤层。
土的结构一般有单粒结构、蜂窝结构、絮状结构等,土的工程性质主要取决于土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粒度成分及孔隙中水溶液的性质等,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生成年代的长短、地理条件的变迁等。土体的固体颗粒之间及颗粒与水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很复杂。
目前还没有一种严格的理论来表达土的力学性质,工程上还在把土当成简单的弹性体或理想的弹塑性体,在土力学中大量的应用弹性理论或弹塑性理论,这种近似的方法不能准确的反映实际情况。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