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筑物的地基处理和基础施工多低于地面或外水位和地下水位,因此经常受围堰渗水、基坑范围内的降雨和地下水的影响。为了给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基坑排水成为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无论何种地基,都必须妥善解决基坑内的排水问题,良好的施工排水,将有利于提高土基的承载能力,保护地基不受破坏,还可以减少开挖工程量,提高岩基和建筑物基础的结合强度,处理不当不仅增加施工困难也降低施工质量,还会给工程的管理运行造成隐患,施工排水和地基地质、开挖程序、开挖深度、地下水和外水位高度,以及施工季节等都有密切关系。
一、地基土质分类
地基有强透水、弱透水和不适水之分,因此对排水要求也不同。有条件的工程在动工前可采用挖坑或手摇钻钻探等办法,取得土样,查明地基各部位和不同高程的土质和地下水位等有关资料数据,供基坑开挖时确定边坡和排水准备工作的依据。由于江河湖泊沿岸、基坑土质多不均一,情况难以全部摸清,为此,在开挖过程中要留有余地,根据开挖后的实际情况进行以便临时采取补救措施。
二、基坑降水方案设计
(一)降深要求
由于基坑开挖需挖穿填土层进入强透水性的砂层,基坑的涌水量较大,为保证基坑开挖的安全,坑壁结构的稳定,避免涌水和流砂的发生,降水设计时,将基坑降水和基坑支护的施工降水作统一考虑,务必保证地下水位降到基础桩承台底0.5m以下,且基坑中心线处的降深要求应低于开挖基底不少于0.5m.
(二)降水方案
目前,深基坑降水比较常用的有明沟降排水和管井井点降水。其中基坑明沟降排水比较适用于降水深度不大的工程。针对樟树市的地质的特点及降深要求,设计上采用管井井点降水进行基坑降水,并同时设计明沟排水,明沟排水只是收集基坑中和坑壁局部渗出的地下水和施工时的其它地下水。
三、排水施工
(一)明沟排水施工
基坑排水包括围堰形成后积聚的余水,施工期的雨水和周边及基面渗水或泉水,应根据地形,基坑来水情况,基坑范围的大小,开挖的深度,以及不同的土质、工期长短采取排水措施。
当围堰完成后,要尽快排除基坑积水,首先要充分利用下游水位较低的地形条件自流排水,余水经排水沟导引到低洼处或人工开挖的排水井集中,用水泵排出,排干积水的工作要提早进行,使基坑有一个固结干燥的时间,便于弄清情况,安排施工准备工作。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