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吸水性与吸湿性
1.吸水性采集者退散
材料在水中能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水性。
(1)质量吸水率Wm
(2)体积吸水率Wv
质量吸水率与体积吸水率存在下列关系。
Wv=Wm×ρo/l000 (1-12) 式中ρ。一一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表观密度, kg/时。
材料的吸水性与材料的孔隙率和孔隙特征有关。对于细微连通孔隙,孔隙率愈大,则 吸水率愈大,闭口孔隙水分不能进去,而开口大孔虽然水分易进入,但不能存留,只能润 湿孔壁,所以吸水率仍然较小。各种材料的吸水率很不相同,差异很大,如花岗石的吸水 率只有0. 5%~0. 7%,混凝土的吸水率为2%~3%,勃土砖的吸水率达8%~20%,而 木材的吸水率可超过100%.
2.吸湿性
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湿性。潮湿材料在干燥的空气中也会放出水 分,此称还湿性。材料的吸湿性用含水率表示。
Wh=(ms-mg)/mg×100%
式中Wh一一一材料的含水率, %;
ms材料在吸湿状态下的质量, kg;
mg一一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 kg.
材料中所含水分与空气的湿度相平衡时的含水率,称为平衡含水率。具有微小开口孔 隙的材料,吸湿性特别强。如木材及某些绝热材料,在潮湿空气中能吸收很多水分。这是 由于这类材料的内表面积大,吸附水的能力强所致。
材料的吸水性和吸湿性均会对材料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材料吸水后会导致其自身质 量增大,绝热性降低,强度和耐久性将产生不同程度的下降。材料吸湿和还湿还会引起其 体积变形,影响使用。不过利用材料的吸湿可起降湿作用,常用于保持环境的干燥。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