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许可概述
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申请,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颁发证明或批准、登记、认可等方式,允许其从事某项活动,行使某项权利,获得某种资格和能力的具体行政行为。
许可证是行政许可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法律用语。即由许可机关向申请人发放的一种证明性文书。在个别情况下,也有口头形式的许可行为存在。各个国家对行政许可证的颁发都规定了一定的法律制度,形成各具特色的行政许可证制度。行政许可证制度是规定许可证的申请、核发、监督管理的、系列规则的总和,包括规定许可机关、许可范围、申请、审查、颁布许可证的具体程序以及监督检查、撤销、中止、更换、修改、废止许可证的方式、条件、期限和许可费用等内容的各种规则。
行政许可具有两个方面的性质:一方面,从行政主体的角度看,行政许可行为表现为政府赋予管理相对人的某种行为资格或能力,是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因而使其具有赋权行为的性质;另一方面,从管理相对人的角度看,行政许可实质上是解除了某种普遍禁止,恢复了被许可人的某种行为自由,使其具备了解禁行为的性质。
行政许可作为行政机关对国家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被运用到许多行政管理领域,成为国家管理行政事务的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例如,工商行政管理中的营业执照,食品卫生管理中的卫生许可证,自然资源保护中的渔类捕捞许可证,森林采伐许可证,公安行政管理中的特种行为经营管理许可证等等。据统计,我国已有150多个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对行政许可作出了规定,这些规定涉及国防、外交、公安、经济、城市管理、文化、教育、知识产权、医药卫生、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民政、司法行政、对外文化交流、旅游等20多个领域,50多个行业。概括起来,行政许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作用:
1.有利于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宏观管理,实现从直接命令的行政到间接许可的法律手段的过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等各自对经济的调控功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法律手段在经济活动调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由于各经济组织有了日益广泛的生产和经营自主权,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根据市场需要生产和销售,并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法定标准,市场的自我调控也会对企业的数量、产量、从业人数产生影响。但是,我国市场发育还不完善,市场经济规律对经济活动的调控作用还不能完全发挥,由此会引起产业结构不合理,劳动力分布不平衡等失控现象。通过行政许可这一法律手段,有利于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指导经济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2.有利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制止不法经营,防止不正当竞争在行政许可的过程中,行政主体可以通过对许可申请人的生产、经营能力及条件的审查,有效地防止不具备某项生产、经营条件的发生,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目的。并且可以充分运用行政许可手段,防止违法活动,保证生产、经营者在法定的条件下进行公平竞争,如对各种专卖商品的专卖许可、工商企业的注册登记等,都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
3.有利于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安全,保护国家和公民的合法利益行政主体能够充分运用行政许可制度,对一些涉及公共安全、社会治安的行业实行有效管理,防止各种危害社会秩序的事件发生,并对国家和公民的合法利益实施有效的保护。加强对各种危险爆炸物品的生产、运输、保管、销售的许可制度,就有力地起到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国家和公民合法利益的作用。
4.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行政许可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显着。在国家对文物、音像书刊、文娱等场所的文化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许可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能有力地保证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健康和繁荣。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