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的目的与任务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目的是查明天然及人为条件下地下水的形成、赋存和运移 特征,地下水水量、水质的变化规律,为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开发利用与保护、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防治提供所需的资料。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应查明地下水系统的结构、边界、水动力系统及水化学系 统的特征,具体需查明下面五个基本问题:
(1) 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查明含水介质的特征及埋藏分布情况;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查明地下水的运动特征及水质、水量变化 规律。
(2) 地下水的水质特征。不仅要查明地下水的化学成分,还要查明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3) 地下水污染源分布。查明与建设项目污染特征相关的污染源分布。
(4) 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原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包括天然劣质水分布状 况,以及由此引发的地方性疾病等环境问题;地下水开釆过程中水质、水量、水位的变化情况,以及引起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5)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查明分散、集中式地下水开发利用规模、数量、位置等,并收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源保护区划分资料。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其复杂性是由地下水自身特征 所确定的。地下水赋存、运动在地下岩石的空隙中,既受地质环境制约又受水循环系统控制,影响因素复杂多变,因此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需要采用种类繁多的调查 方法,除釆用地质调查方法之外,还要应用各种调查水资源的方法,调查工作十分复杂。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