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监理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设备监理师 > 复习指导 > 正文

2009年设备监理师:计划及其编制知识辅导(2)

2009-10-19 14:46 来源: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三、设备工程的安全技术

  (一)设备的安全装置

  从安全技术角度考虑,在设备的设计阶段,就应该考虑各种安全装置。在制造时应确保这些装置的功能和质量,使用时应注意精心维护。这些安全装置包括:防护装置、保险装置、联锁装置、制动装置、信号装置以及危险牌示、色标和说明标记等。

  (二)设备的合理布置

  在进行工艺布置和设备安置时,一般要考虑以下因素:

  (1)应该符合防火、防爆和工业卫生要求;

  (2)应考虑设置过道和运输、消防通道;

  (3)设备在排列时,应安排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务必使工人在操作、维修时方便、安全,而且不受外界危险因素影响。

  (三)设备的安全检查和试验

  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试验是设备工程安全技术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目的是为了及早发现事故的隐患,避免发生工伤事故,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因素,解决安全生产上存在的问题。

  (四)遵守安全技术规程

  遵守安全技术规程主要包括了七个方面:

  (五)合理使用防护用品

  第二节设备监理工程师安全管理的主要工作

  设备监理工程师安全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1)制定安全管理程序,对设备工程设计、采购、制造、安装调试过程进行安全管理,并对所监理的项目进行详细记录和填写相应表格

  (2)审查承包商的安全资质。

  (3)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要求承包商根据设备工程特点,制定安全控制计划,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并进行审查。

  (4)核查承包商的安全管理体系并督促承包商按有关的安全法规和标准进行设备的生产制造、安装调试。

  (5)督促承包商采取安全预防措施,消除各类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不安全因素,控制人和物的安全状态。

  (6)对承包商进行有关设备安全的各环节进行审核及签证。

  (7)对承包商进行有关设备安全的各环节进行必要的检查、检验和试验。

  (8)督促承包商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

  第三节设备工程环境管理

  一、环境与环境保护

  二、设备工程环境管理

  (一)设备与公害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工厂内的大型设备已经成为了造成公害的主要污染源。如何消除或减少这些设备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了设备工程学和环境科学共同关注的焦点。

  (二)绿色设计

  1.绿色设计的概念

  所谓绿色技术或西方称之为“环境友善技术”,是减轻环境污染或减少原材料、自然资源使用的技术、工艺或产品的总称。对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3R”,即减量(Reduce)、回收(Recycle)、重复利用(Reuse),不仅要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的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

  2.绿色设计的目的

  绿色设计的目的是克服传统设计的不足,使所设计的产品满足绿色产品的要求。

  3.绿色设计的程序与方法

  绿色设计一般都遵循这样的系统化设计程序:环境规章评价,环境污染鉴别,环境问题的提出,减少污染、满足用户要求的替代方案,替代方案的技术与商业评估等。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