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代理人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土地代理人 > 复习指导 > 正文

09年土地登记代理人考试《地籍调查》试题(部分)

2010-04-30 13:47 来源: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1.地籍最初是为( )而建立的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用途(地类)等状况的田赋清册和簿册。
  A.维护土地交易秩序
  B.维护土地所有者利益
  C.防止土地投机
  D.征税

  2.对面积为1280㎡的宗地进行分割,分割后各宗地量算面积之和与原宗地面积较差的限差应为( )。
  A.2㎡
  B.3㎡
  C.5㎡
  D.7㎡

  3.城镇地籍图的比例尺一般为( )。
  A.1:500或1:1000
  B.1:1000或1:2000
  C.1:2000或1:5000
  D.1:5000或1:10000

  4.地籍测量的工作内容不包括( )。
  A.绘制宗地草图
  B.测定界址点
  C.测绘地籍图
  D.制作宗地图

  5.根据《土地调查条例》,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统一时点是每年( )。
  A. 1月1日
  B.6月25日
  C. 10月31日
  D. 12月31日

  6.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灌木林地是指灌木覆盖度不低于( )的林地。
  A.30%
  B.40%
  C.50%
  D.60%

  7.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宗教用地所属的一级类是( )。
  A.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B.特殊用地
  C.公共设施用地
  D.医疗慈善用地

  8.城镇初始权属调查的基本单元是( )。
  A.宗地
  B.地块
  C.图斑
  D.街坊

  9.某标准分幅为50cm×50cm的1:500地籍图的左上角坐标为(97500m,76750m),则该幅地籍图的分幅编号应表示为( )。
  A.97.75—76.50
  B.97.25—76.75
  C.97250—76500
  D.97250—76250

  10.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进行地籍调查时,宗地的实际用途应调查至( )。
  A.一级类
  B.二级类
  C.三级类
  D.四级类

  11.界址点按宗地编号时,应( )统一编号。
  A.从左向右,自上而下
  B.从右向左,自上而下
  C.从右向左,自下而上
  D.从左向右,自下而上

  12.关于地籍编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街道(乡、镇)、街坊(村)可以用文字表示,也可以用字母和数字表示
  B.以地(市)级行政区为单位开展初始地籍调查时,地籍编号分为四级
  C.以县级市为单位开展初始地籍调查时,地籍编号分为三级
  D.宗地编号必须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13.宗地草图的内容不包括( )。
  A.相邻宗地的使用者名称
  B.相邻宗地的宗地号
  C.本宗地所在的图幅号
  D.本宗地的界址点编号

  14.地籍调查表上的附图是( )。
  A.宗地图
  B.地籍图
  C.宗地草图
  D.街坊图

  15.在对某个体企业进行地籍调查时,地籍调查表中“土地使用者名称”一栏应填写( )。
  A.法人代表姓名
  B.户主姓名
  C.企业简称
  D.企业公章全称

  16.关于地籍调查表填表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全表内容划改不得超过三处
  B.同一项内容划改不得超过两次
  C.地籍调查表应以宗地为单位进行填写
  D.划改处应加盖划改人员印章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