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某区域的主导风向应有明显的优势,其主导风向角风频之和应( ),否则可称该区域没有主导风向或主导风向不明显。
A.>30
B.>45
C.≥30
D.>45
32.采用推荐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各无组织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出的距离是以( )为起点的控制距离,并结合厂区平面布置图,确定控制距离范围,超出厂界以外的范围,即为项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
A.生产车间边界
B.生产车间中心点
C.污染源中心点
D.污染源排放边界
33.下列关于环境功能区和环境质量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我国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级别对应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类别
B.目前,我国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级别不一定对应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类别
C.环境质量一般分类别,环境功能区一般分等级
D.一般情况下,高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没有低功能区严格
34.某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1类区,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为2 dB(A),此建设项目声环境评价应按( )开展工作。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一级或二级评价
D.三级评价
35.对于工业噪声,一般以( )为评价量。
A.等效连续A声级
B.A声级
C.声功率级
D.A计权声功率
36.对于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进行环境噪声测量要求距离墙面和其他反射面至少1m,距离约( )处,距地面( )高。
A.5 m,2 m
B.3.5 m,1.2 m
C.1.5 m,1.2~1.5 m
D.5 m,1~2 m
37.对于建设项目包含多个呈现点声源性质的情况下,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点布置在( ),靠近声源测量点密度应( )距离声源源点的测点密度。
A.整个评价范围高于
B.声源周围高于
C.整个评价范围低于
D. 声源周围低于
38.对较为特殊的噪声源应同时测量声级的( )。
A.声压和声级
B.声功率级和声压
C.频率特性和声级
D.频率特性和声功率级
39.在环境噪声评价量中“WECPNL”符号表示( )
A.等效连续A声级
B.A计权声功率级
C.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D.声功率级
40.下列关于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B.受建设项目影响的人口数量
C.噪声源的种类及声级
D.建设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