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影响评价中确定现状调查的范围和应调查的有关参数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
A.所在地环境特点。
B.评价等级。
C.项目投资性质
D.项目性质
E.环境标准的要求。
2、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中,对建设项目概况的描述应包括( )。
A.建设项目的名称、地点和建设性质
B.建设项目的规模、占地面积及厂区平面布置
C.项目与周边的关系
D.产品方案和主要工艺方法
E.职工人数和生活区布局
3、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中,通过对工艺过程的分析,应该了解( )。
A.各类影响的来源
B.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情况
C.各种废物的治理、回收、利用措施
D.运行与污染物排放的关系
E.工艺的可靠性
4、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划分为( )。
A.准备阶段
B.正式工作阶段
C.报告书编制阶段
D.汇报阶段
E.项目环保验收
5、环境影响评价大纲中的总则部分应包括( )。
A.评价任务的由来
B.编制依据
C.控制污染与保护环境的目标
D.采用的评价标准
E.评价项目工作等级和重点
6、 以下在《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未作规定的是( )。
A.锅炉烟气中烟尘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B.锅炉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C.锅炉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D.锅炉烟气中烟气二氧化氮的排放限值;
7、 我国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下列不属于其指标体系的是( )。
A.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B.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C.污染物单位时间排放量
D.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8、 我国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对排气筒的高度作了相应的规定。排气筒高度除须遵守表列排放速率标准之外,还应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的建筑( )米,不能达到该要求的排气筒,应按其高度对应的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的( )执行。
A.3m 25%
B.5m 50%
C.7m 75%
D.10m 80%
9、 某工厂建于1984年,其锅炉污染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级标准,烟囱高度为60米,颗粒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是(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是( )㎏/h.
A.120 85
B.150 150
C.50 100
D.100 85
10、 关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关系的正确描述是( )。
A.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B.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可以交叉执行;
C.有行业性排放标准的执行行业排放标准,没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执行综合排放标准;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