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泥石流地区兴建建筑物应( )。
A.对于规模大且复杂的地区必须避开,规模小的地区宜避开或一孔跨越、或采用大跨径通过,不宜任意改沟、并沟
B.对泥石流沟做改沟、并沟处置后才可兴建
C.所有工程均应避开泥石流地区
D.加大基础尺寸并将上部(近地表处)结构刚度加大一倍
2.在泥石流的防治措施中( )具有长期效益
A.修筑永久性的钢筋混凝土防护结构
B.种植草皮、造林护林
C.放弃在泥石流地区居住和建造工程
D.在地表铺盖粘土,防止雨水渗入
3.采空区是指( )。
A.抽取地下水形成的地表下沉
B.构造活动形成的陷落盆地
C.地下矿层被开采后产生的空间
D.古老的地下洞穴
4.地表移动盆地三个分区中的外边缘区的地表一般( )。
A.呈凸形、产生拉伸裂缝
B.呈凹形、产生压缩变形
C.呈斜平面
D.近似水平面,地表无变形
5.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应具有( )。
A.集水的地形,丰富的松散固体破碎物质,短时间内的大量来水
B.暴雨,松散堆积物
C.陡峻的地形,巨厚的岩土体,长时间的稳定降雨
D.平缓的地形,薄层松散岩土体,降雨及地下泉水丰富
6.泥石流的流速测量宜采用( )。
A.水力学中的紊流公式
B.只能实地观测,无法计算
C.地区、行业的经验公式
D.现场固体物质配比,室内模拟实验来计算流速
7.泥石流勘察中,现场实验主要为( )。
A.含水量测试
B.粘粒含量测试
C.注水实验
D.颗粒分析
8.泥石流的勘察宜采取( )。
A.航空照片解译及地面调查
B.钻探、平洞及洞内实验
C.地质测绘,居民调查,钻探、物探、井探、现场实验等综合方法
D.物探及室内实验
9.下列那种说法是错误的( )。
A.对于已查明为大型滑坡的地区不能作为建筑场地
B.对滑坡整治的时间宜放在旱季为好
C.地表水、地下水治理是滑坡整治的关键
D.抗滑工程主要包括挡土墙、抗滑桩、锚杆、挡墙等
10.崩塌防治中,下列那种说法是错误的( )。
A.崩塌的治理应以根治为原则
B.线路工程通过II类崩塌区应采取防护措施
C.I类崩塌区不应作为建筑场地,线路工程可以通过
D.III类崩塌区可以作为建筑场地,但应对不稳定岩体采取治理措施
11.泥石流按固体物质成分分类分为( )。
A.泥石流、水石流
B.泥流、泥石流、水石流
C.泥流、泥石流
D.水性泥石流、粘性泥石流
12.泥石流按流体性质分为粘性、稀性和过渡性泥石流,其中,粘性泥石流含有大量的粘性土且固体物质应占泥石流总量的( )。
A.20%~40%
B.15%
C.80%
D.40%以上
13.对正在滑动的滑坡进行计算,其稳定系数宜取( )。
A.0.95~1.05
B.1.00~1.05
C.1.00
D.0.95~1.00
14.滑坡的形成受许多因素制约,下面那种说法是错误的
A.岩体的结构和产状对山坡的稳定、滑动面的形成、发展影响很大
B.地下水位增高有利于滑坡的形成
C.人类工程活动是滑坡形成的一个重要诱因
D.滑坡的形成主要与自然条件如气候、流水、地形、地貌等有关
15.滑坡勘察的勘探线、勘探孔除沿主滑方向布置外,还要在其两侧及滑体外布置一定数量的勘探线、勘探孔。勘探孔的间距不应( )。
A.大于80米
B.大于20米
C.大于60米
D.大于40米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