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报错页面_建设工程教育网

您访问的页面已经离家出走了

您可以:返回 上一页或者返回首页
9秒后跳转到建设工程教育网首页
 > 正文

2010年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辅导练习题(8)

2010-09-09 18:54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1.泵送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符合要求的是(  )
    A.30~50mm
    B.50~70mm
    C.70~90mm
    D.100~120mm
   
    2.混凝土拌合物的砂率是指混凝土拌合物中(  )
    A.砂的细度模数
    B.砂、石重量中砂的百分比含量
    C.砂的重量与混凝土重量的比
    D.砂与混凝土的体积比
   
    3.关于混凝土坍落度、和易性和流动性之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坍落度越大,和易性越差,流动性越大
    B.坍落度越小,和易性越差,流动性越小
    C.坍落度越大,和易性越好,流动性越小
    D.坍落度越小,和易性越好,流动性越大
   
    4.不属于烧结普通砖的耐久性指标的是(  )
    A.强度等级
    B.石灰爆裂
    C.抗风化性
    D.泛霜
   
    5.在沥青防水卷材中,适宜于多层防水工程面层,并具有良好热反射功能的是(  )
    A.石油沥青油毡
    B.SBS改性沥青柔性油毡
    C.铝箔面油毡
    D.沥青再生油毡
   
    6.外墙涂料与内墙涂料相比具有更好的(  )
    A.耐油性
    B.耐水性
    C.耐磨性
    D.耐火性
   
    7.配制C30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为180kg,水灰比为0.45,砂率为35%,不掺加外加剂,混凝土表观密底为2400kg/m3,则其单位用砂量为(  )
    A.1183kg
    B.840kg
    C.749kg
    D.637kg
   
    8.基坑施工时,不宜采用明排水法施工的土质是(  )
    A.细砂土
    B.砂砾土
    C.粘土
    D.粗粒土
   
    9.沉井施工的特点是(  )
    A.压力下沉
    B.自重下沉
    C.排水挖土
    D.振动下沉
   
    10.砌砖要求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其饱满程度不得低于(  )
    A.95%
    B.90%
    C.85%
    D.80%
   
    11.在一个柱网内安装模壳时,应(  )
    A.由一端向另一端排放
    B.错缝排放
    C.梅花状排放
    D.由中间向两端排放
   
    12.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  )
    A.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C20
    B.混凝土必须一次浇灌完成
    C.混凝土强度达到50%方可放张
    D.不可成组张拉
   
    13.为了提高装配式框架建筑构件吊装的施工效率,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综合吊装法
    B.节间吊装法
    C.分件吊装法
    D.旋转吊装法
   
    14.抹灰按使用材料和装饰效果,分为一般抹灰和装饰抹灰.以下属于一般抹灰的是(  )
    A.水刷石
    B.水磨石
    C.斩假石
    D.机械喷涂抹灰
   
    15.石质隧道开挖普遍采用的方法是(  )
    A.全断面掘进机开挖
    B.钻眼爆破开挖
    C.风镐风铲开挖
    D.手动工具开挖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