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建筑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注册建筑师 > 试题中心 > 正文

09年一级建筑师《物理与设备》模拟试题(1)

2009-08-30 11:12 来源: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1.下面列出的传热实例。( )不属于基本传热方式。
  A.热量从砖墙的内表面传递到外表面
  B.热空气流过墙面将热量传递给墙面
  C.人体表面接受外来的太阳辐射
  D.热空气和冷空气通过混合传递热量

  提示:基本传热方式为导热、对流、辐射

  A.为导热
  B.为对流
  C.为辐射
  D.为质交换

  答案:D

  2.平壁内的导热过程,( )是正确的。
  A.平壁内无孔隙时,只有导热现象
  B.平壁中孔隙内空气不流动时,没有对流传热现象
  C.平壁中孔隙壁面温度不随时间变化,没有辐射传热现象
  D.平壁内对流、辐射传热现象处处都存在,但传热量比例很小

  提示:平壁内传热以导热为主,对流、辐射传热现象也处处存在,但传热量比例很小
  答案:D

  3.下列材料的导热系数由小至大排列正确的是( )。
  A.钢筋混凝土、重砂浆黏土砖砌体、水泥砂浆
  B.岩棉板、加气混凝土、水泥砂浆
  C.水泥砂浆、钢筋混凝土、重砂浆黏土砖砌体
  D.加气混凝土、保温砂浆、玻璃棉板

  提示:参考《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答案:B

  4.当室内温度为20℃时,饱和蒸气压为2337.1Pa,若室内的水蒸气分压力为1051.7Pa,相对湿度为( )。
  A.35%
  B.45%
  C.55%
  D.65%

  提示:相对湿度为:1051.7/2337.1=45%。
  答案:B

  5.在一个密闭的房间里,当空气温度升高时,以下关于其相对湿度的变化,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
  A.相对湿度随之降低
  B.相对湿度也随之升高
  C.相对湿度保持不变
  D.相对湿度随之升高或降低的可能都存在

  提示:根据相对湿度计算公式,水蒸气含量不变(即水蒸气分压力不变),温度上升,空气的饱和蒸气压随之上升,所以相对湿度减小。
  答案:A

  6.在冬、夏季室内气温都是25℃的房间里。对同一个人夏季只需穿一短袖衫,冬季则要穿一毛衣才感到舒服,这是因为( )。
  A.冬、夏季室外温度不同
  B.冬、夏季室内湿度不同
  C.墙壁的热辐射不同
  D.冬、夏季室内风速不同

  提示:冬、夏季室内气温都是25℃的房间里,冬季外墙内表面温度低,而夏季外墙内表面温度高,墙壁的热辐射不同。
  答案:C

  7.我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有五个,其中( )没有相关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A.严寒地区、寒冷地区
  B.夏热冬冷地区
  C.夏热冬暖地区
  D.温和地区 提示:目前,仅温和地区没有相关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答案:D

  8.在夏热冬暖地区。对建筑热工设计的要求是( )。
  A.应满足冬季保温要求,部分地区兼顾夏季防热
  B.必须满足夏季防热要求,适当兼顾冬季保温
  C.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要求,一般可不考虑冬季保温
  D.部分地区应考虑冬季保温,一般可不满足夏季防热 提示:参考《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答案:C

  9.下面列出的( )不属于同一个热工设计分区。
  A.沈阳、哈尔滨、齐齐哈尔
  B.成都、南京、长沙
  C.南宁、广州、海口
  D.北京、大连、呼和浩特

  提示:参考《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答案:D

  10.以下传热的各部分,( )更符合单层平壁一维传热的条件。
  A.窗拐角处
  B.窗玻璃
  C.玻璃与窗框交界处
  D.窗框

  提示:窗玻璃的传热更符合单层平壁一维传热的条件。
  答案:B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