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建筑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报错页面_建设工程教育网

您访问的页面已经离家出走了

您可以:返回 上一页或者返回首页
9秒后跳转到建设工程教育网首页
 > 正文

一级建筑师《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模拟题(2)

2010-09-13 17:23 来源:来源网络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13.冬天在采暖房间内,下列哪个部位的空气相对湿度最大?
  A.外窗玻璃内表面
  B.外墙内表面
  C.室内中部
  D.内墙表面

  14.厚度为200mm的钢筋混凝土与保温材料层组成的双层平壁,下述条件中哪一种双层平壁的热阻最大?
  A.d=150,λ=0.19
  B.d=40,λ=0.04
  C.d=50,λ=0.045
  D.d=50,λ =0.06

  15.下述围护结构的热工特性,哪一种是不正确的?
  A.厚度相同时,钢筋混凝土的热阻比砖砌体小
  B.100mm厚加气混凝土(干密度为500kg/m3)的热阻比30mm厚岩棉(干密度为70kg/m3)的热阻大
  C.20mm厚水泥砂浆的热阻比20mm厚石灰砂浆的热阻小
  D.50mm厚岩棉的热阻比30mm厚岩棉的热阻大

  16.在相同的简谐波作用下,下面哪种材料表面的温度波动最小? ( )
  A.钢筋混凝土
  B.浮石混凝土
  C.加气混凝土
  D.砖砌体

  17.有关围护结构在室外气温周期性变化热作用下的传热特征,下面哪一项叙述不正确? ( )
  A.围护结构内、外表面温度波动的周期相同,但与室外气温波动的周期不同
  B.围护结构外表面温度波动的波幅比室外气温波动的波幅小
  C.围护结构内部温度波动的波幅从外至内逐渐减小
  D.外表面温度最高值出现时间比内表面早

  18.在建筑设计中常利用封闭空气间层作为围护结构的保温层,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A.间层中空气导热系数的大小
  B.间层中空气的相对湿度
  C.间层材料两侧的导热系数
  D.间层中空气对流传热的强弱以及间层两侧内表面辐射换热的强弱

  19.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在其间层内贴上铝箔后会大量增加,这是因为( )
  A.铝箔减小了空气间层的辐射换热
  B.铝箔减小丁空气间层的对流换热
  C.铝箔减小了空气间层的导热
  D.铝箔增加了空气间层的导热热阻

  20.已知2cm厚垂直式一般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为Rg[(㎡·K)/W),下列封闭空气间层热阻R的表示式,哪一项不正确?
  A.热流向上的2cm厚水平式一般封闭空气间层,R
  B.热流向下的2cm厚水平式一般封闭空气间层,R>Rg
  C.4cm厚垂直式一般封闭空气间层,R=2Rg
  D.热流向下2cm厚水平式封闭空气间层,R<2Rg

  21.在稳定传热中,通过多层平壁各材料层的热流强度( )。
  A.沿热流方向逐渐增加
  B.随时间逐渐减小
  C.通过各材料层的热流强度不变
  D.沿热流方向逐渐减少

  22.关于简谐热作用下材料和围护结构的热特性指标,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
  A.材料的蓄热系数是材料的热物理性能,与外界热作用性质无关
  B.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较大,它的热情性指标也较大
  C.当材料层的热惰性指标较大时,材料层表面的蓄热系数与材料的蓄热系数近似相等
  D.材料层的热惰性指标影响围护结构的总衰减度,而与总延迟时间无关

  23.在相同的简谐热作用下,下述哪一种材料表面的温度波动最大?
  A.砖砌体
  B.加气混凝土
  C.钢筋混凝土
  D.水泥砂浆

  24.下列4种不同构造的房间中,( )适用于间歇性采暖的房间,且热稳定胆性好
  A.内、外侧均采用实体材料
  B.内侧采用实体材料,外侧采用保温及防水层
  C.内侧采用保温材料,外侧采用实体材料
  D.内侧采用保温材料,外侧采用轻质材料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