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工程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报错页面_建设工程教育网

您访问的页面已经离家出走了

您可以:返回 上一页或者返回首页
9秒后跳转到建设工程教育网首页
 > 正文

2009年一级结构工程师辅导资料精华:地形图基本知识

2009-10-17 14:56 来源: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我国地形图体系构成如下:

  大比例尺地形图:

  比例尺为1:1万,1:2.5万,1:5万或更大比例尺的地形图。

  中比例尺地形图:

  比例尺为1:10万,1:25万的地形图。

  小比例尺地形图:

  比例尺为1:50万,1:100万的地形图。

  比例尺为1:1万,1:2.5万的地形图是实测地图,只有重要区域才绘制,内容最为详尽具体;比例尺为1:5万的地形图一般根据航拍照片结合实测数据绘制,也有部分完全实测绘制,事野外使用的最基本图种,是编制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的基础;比例尺为1:10万的地形图一般是根据1:5万地形图绘制的,极少数为实测绘制;比例尺更小的地图都是根据比例尺较大的地形图编绘,对于野外活动用处不大,比例尺为1:100万的地形图是地形图分幅的基础。 结构工程师

  地图投影:

  地球的形状近似于椭球体,表面为不规则曲面,地面上的点的空间位置以球面上的投影位置和高程表示。高程是点相对于大地水准面的距离,又叫海拔高度。大地水准面是排除了潮汐和风浪的影响后假象的静止海平面,延伸穿过陆地构成的封闭曲面,由于地球物质分布不均匀,大地水准面也是不规则曲面。

  我国大地水准面最初按照1950年至1956年青岛验潮站测定的海平面为准,称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1987年以后,使用以青岛验潮站1952年至1979年数据重新计算确定的海平面位置,称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新基准测得海平面比黄海高程系高29毫米

  确定点的位置所用的球面叫参考椭球面,我国使用长半径为6378245米,短半径为6356863米的椭球体的表面作为参考椭球面,椭球面上点的投影所在的经度和纬度称为地理坐标。

  地图投影是按照一定要求和方法,把参考椭球面映射于平面之上,球面映射为平面,必然产生变形,变形分为角度变形,长度变形和面积变形。地形图投影的一般要求是消除角度变形,使经线基本保持直线,使长度变形较小。

  常用地图投影有高斯投影,墨卡托投影和日晷投影。

  高斯投影主要用于地形图,特别是大比例尺地图;墨卡托投影主要用于海图;日晷投影主要用于极地地区的各种地图。

  高斯投影的特征:

  中央经线和赤道,投影后为互相垂直的直线,其余经纬线都为曲线,以中央经线为轴,东西对称,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中央经线投影后长度不变,其余经线长度增加,距中央经线越远,增加越多。投影后的面积大于椭球面上的面积。投影后任意两方向所夹角不变。

  投影带划分: 结构工程师

  由本初子午线开始,由西向东每隔经差6度为一带,将全球划分为60带我国位于13至23带,对于北纬20度以上地区,分带附近长度变形可达1/800.

  地形图分幅、编号与图名:

  将参考椭球面按照高斯投影带划分为60纵列,分别以数字1-60表示,编号方法为由180度经线起自西向东顺序编号,自赤道起,向南向北每4度划分一横行,共22行,其中每一块为一幅1:100万地形图的实地范围,图号前冠以N和S表示北半球和南半球,我国全境位于北半球,故省去N.

  1:50万地图是将1:100万实地范围划分为4块。

  1:25万地图是将1:100万实地范围划分为16块。

  1:10万地图是将1:100万实地范围按照经差30分,纬差20分划分为144块,图号为1:100万地图图号加上块号,1:5万地图是将1:10万地形图实地范围按照经差15分,纬差10分划分为4块。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