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结构体系的应用和发展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大量的大跨空间结构,网架和网壳结构形式已在全国普及,张弦桁架、悬挂结构也有很多应用实例;直接焊接钢管结构、变截面轻钢门式刚架、金属拱型波纹屋盖等轻钢结构也已遍地开花;钢结构的高层建筑也在不少城市拔地而起;适合我国国情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和混合结构也有了广泛应用;目前好多地方都在建造索膜结构的罩棚和建筑小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已成了各种钢结构体系的展览馆和试验场。
各种不同的结构体系各有所长,但生命力较强的结构体系均具有如下特点:
(1) 必须是几何不可变的(除悬索、薄膜等张拉结构)空间整体,在各类作用的效应之下能保持稳定性、必要的承载力和刚度;
(2) 应使结构材料的强度得到充分地利用,使自重趋于最低;
(3) 能利用材料的长处,避免克服其短处;
(4) 能使结构空间和建筑空间互相协调、统一;
(5) 能适合本国情况,制作、安装简便,综合效益好。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基本建设,许多大型复杂的钢结构工程,包括2008年奥运场馆工程的建设都正在进行中。选择先进合理的结构体系,既能满足建筑艺术需要,又能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有一种为追求建筑造型新奇、怪异,而不惜浪费钢材采用最笨重的结构形式的倾向是值得警惕的。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