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工程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报错页面_建设工程教育网

您访问的页面已经离家出走了

您可以:返回 上一页或者返回首页
9秒后跳转到建设工程教育网首页
 > 正文

一级结构师2010年专业辅导:防锈的基本要求(2)

2010-09-13 16:11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防锈方法

  常用的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

  A.组成合金,以改变铁内部的组织结构。例如,把铬、镍等金属加入普通钢里制成不锈钢,就大大地增加了钢铁制品的抗生锈能力。

  B.在铁制品表面覆盖保护层是防止铁制品生锈普遍而重要的方法。根据保护层的成分不同,可分为如下几种:

  (1)在铁制品表面涂矿物性油、油漆或覆盖搪瓷、塑料等物质。例如,车厢、水桶等常涂油漆;机器常涂矿物性油等。

  (2)在钢铁制品表面用电镀、热镀等方法镀上一层不易生锈的金属。如锌、锡、铬、镍等。这些金属表面都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防止铁制品和水、空气等物质接触而生锈。

  (3)用化学方法使铁制品表面生成一层致密而稳定的氧化膜以防止铁制品生锈。

  C.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也是防止铁制品生锈的一种很好方法。

  要除去铁锈,可以利用各种工具把它铲掉,也可以泡在酸性的溶液中把它溶解掉。在去掉铁锈以后,一定要对铁器表面进行处理,涂上一层铅丹,再涂上油漆;或者镀上别的不容易生锈的金属。

  依据铁制品生锈的条件,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思路是破坏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使铁制品隔绝空气和水。具体措施有:在铁的表面涂油、刷漆、镀耐腐蚀的铬及制造耐腐蚀的合金等。

  铁在干燥空气中很难与氧发生作用,但在潮湿空气中很易腐蚀,若含有酸性气或卤素蒸气时,腐蚀更快。

  在潮湿的地方的铁器比干燥的地方的铁器更容易生锈是因为在潮湿的地方的铁器比干燥的地方的铁器更容易与水接触。

  涂了油漆的铁制品不容易生锈则是因为油漆起到了隔绝空气中和水的作用。

  如果要减少铁的生锈,任意切断生锈条件中的一个便可。如把铁上面涂上油漆,便切断了铁和空气的接触。

  把一些铁制品如铁架台等用完后擦干并放在干燥的地方,则可以切断铁和水的接触,从而防止铁制品生锈。

  ●实验室防锈措施

  环境保持通风干燥,实验室和仪器室要定期打开窗子通风。

  避免铁制部分与水、化学试剂的接触,特别是钩码、砝码、显微镜等仪器。仪器使用完毕,即使没有接触水,也要立即擦拭干净。擦拭较精密仪器硬是用纱布。

  对铁架台的容易生锈的仪器要及时除锈,除锈应使用铁刷子或沙质,然后涂一层防锈漆,再刷一层漆。

  附录:防腐蚀技术对在腐蚀性介质中的金属材料及其制品,采用各种不同的防腐蚀技术,以延长金属制品的使用寿命,保证工艺设备的安全和顺利运行。防腐蚀技术主要有下列几类:

  合理选材这是防止和控制设备腐蚀的最普通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选材务必做到:①了解环境因素和腐蚀因素,包括介质的种类、浓度、温度、压力、流动状态、杂质种类和数量、含氧量,以及有无固体悬浮物和微生物等;②研究有关资料数据;③按实际条件进行模拟试验,以获得选材的可靠数据。由此了解材料的耐蚀性能及其工艺特性;④综合考虑材料的耐蚀性和经济性;⑤考虑合适的防腐蚀措施。

  表面防护金属材料及其制品表面经处理后形成防护层,可以使金属表面与外界介质隔开,阻止两者发生作用,同时还能取得装饰性外观。表面防护是防止或减轻基体金属腐蚀应用最普遍的方法。表面防护层常见的有两类:金属镀层和非金属涂层。

  金属镀层——在金属表面镀层有下列方法:扩散渗镀、喷镀、电镀。

  非金属涂层——常用于提高制品的耐蚀性和装饰性。有机涂层有涂料(包括油漆)、塑料、橡胶等。无机涂层有搪瓷、玻璃等。

延伸阅读:基本要求 2010 防锈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