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工程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报错页面_建设工程教育网

您访问的页面已经离家出走了

您可以:返回 上一页或者返回首页
9秒后跳转到建设工程教育网首页
 > 正文

2010年金属表面环氧防腐涂层新技术问世

2010-09-09 17:05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金属表面腐蚀防护复合涂层技术日前在徐州问世。据专家介绍,由徐州正菱涂装有限公司(ZENITHCOAT)发明的该金属表面腐蚀防护的复合涂层,在金属表面紧密结合覆盖有由底层、中间层和外层组成的复合涂层,复合涂层的底层是热喷涂金属层、中间层为环氧粉末涂料喷塑层、外层为热固性粉末涂料喷塑层。粉末涂料不含溶剂,具有近100%的利用率,高效、环保、节能、经济,其涂层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耐候抗腐蚀性能,近2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目前采用含有片状材料的环氧树脂粉末涂料,作热喷涂金属涂层的封闭层,同时又采用具有装饰,和防护作用热固性粉末涂料作外层的技术设计,还未见有公开的报导。该复合涂层的有效效果是:热喷涂金属层具有良好的防腐保护能力,可根据金属基材的防护需要,选择单一金属热喷涂层、两种或多种金属的合金层、多种金属单一热喷涂层的叠加复合涂层,充分利用活性金属的阳极保护作用或各种金属合金的优异抗腐蚀防护性能。

  采用涂层技术对金属表面进行腐蚀防护的方法由来已久,如各类镀层、金属热喷涂涂层、有机涂料涂层等,都取得了较好的防护效果。与铁比锌、钼等都是活性很强的金属,采用热喷涂锌、钼或其合金形成金属涂层可对铜铁金属形成良好的保护,但由于金属热喷涂形成的金属涂层,是由熔化金属雾化成4~40μm的微粒而黏附于铜铁基材的表面上,涂层结构较疏松,腐蚀介质可以很轻易地渗透浸入到钢铁基材、形成腐蚀,其表面必须采用封闭涂料进行封闭处理。据专家介绍,目前封闭材料一般采用液体涂料或各类油漆,在实际应用中尤其在恶劣腐蚀环境下,许多采用上述工艺加工的钢铁构件,腐蚀介质仍能较快地穿透其外封闭层而侵蚀到金属基材,另外液体涂料或各类油漆也都有或多或少的环境污染,其施工成本高,涂层质量也不易保证。该成果由正菱涂装陆东方、袁健、晁兵研制,其效果还有:采用黏度较低且填加一些片状材料的环氧粉末涂料做封闭层,在加热固化时,熔融的粉末涂料可以快速浸渗到热喷涂层的空隙中时,获得良好的封闭效果。

  另据专家介绍,该材料中的片状材料(如惰性的云母粉、片状氧化物盐填料及活性片状金属材料如锌片、铝片及其他合金片)不仅提高了涂层的密实度,更能起到优异的屏蔽作用,阻止甚至阻断腐蚀介质的线路,采用活性金属片时,还可以消耗腐蚀介质并能利用腐蚀产物进一步阻隔腐蚀介质的渗透;外层可以根据防护需要,采用装饰性或功能性的热固性粉末涂料涂层,添加的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剂、聚四氯乙烯、玻璃纤维、片状颜填料、纳米材料分别能起到耐日光照射、抗老化、增硬耐磨、耐腐蚀或涂层自洁的作用,让外涂层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耐候抗老化性能,实现装饰与防护的统一。徐州正菱涂装有限公司系高新技术企业,采用世界最先进技术、设备、测试仪器按国际标准,主要从事静电粉末涂料的生产制造和销售,产品有纯环氧、环氧聚酯混合型、户外纯聚酯、铝合金专用、高速公路专用、金属等10大系列粉末及涂装产品加工。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电器,机箱,金属柜上。在高速公路护栏上应用尤其出色。

延伸阅读:新技术 问世 涂层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