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进度控制的原则如下。
(1)动态控制原则
进度按计划进行时,实际符合计划,计划的实现就有保证;否则产生偏差。此时应采取措施,尽量使项目按调整后的计划继续进行。但在新的因素干扰下,又有可能产生新的偏差,需继续控制,进度控制就是采用这种动态循环的控制方法。
(2)系统原则
为实现项目的进度控制,首先应编制项目的各种计划,包括进度和资源计划等。计划的对象由大到小,计划的内容从粗到细,形成了项目的计划系统。项目涉及到各个相关主体、各类不同人员,需要建立组织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实施组织系统。为了保证项目进度,自上而下都应设有专门的职能部门或人员负责项目的检查、统计、分析及调整等工作。当然,不同的人员负有不同的进度控制责任,分工协作,形成一个纵横相连的项目进度控制系统。所以无论是控制对象,还是控制主体,无论是进度计划,还是控制活动,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进度控制实际上就是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解决系统问题。
(3)封闭循环原则
项目进度控制的全过程是一种循环性的例行活动,其中包括编制计划、实施计划、检查、比较与分析、确定调整措施和修改计划。从而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进度控制过程就是这种封闭循环中不断运行的过程。
(4)信息原则
信息是项目进度控制的依据,项目的进度计划信息从上到下传递到项目实施相关人员,以使计划得以贯彻落实;项目的实际进度信息则自下而上反馈到各有关部门和人员,以供分析并做出决策和调整,以使进度计划仍能符合预定工期目标。为此需要建立信息系统,以便不断地传递和反馈信息,所以项目进度控制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传递和反馈的过程。
(5)弹性原则
项目一般工期长且影响因素多,这就要求计划编制人员能根据统计经验估计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出现的可能性,并在确定进度目标时分析目标的风险,从而使进度计划留有余地。在控制项目进度时,可以利用这些弹性缩短工作的持续时间,或改变工作之间的搭接关系,以使项目最终能实现工期目标。
(6)网络计划技术原则
网络计划技术不仅可以用于编制进度计划,而且可以用于计划的优化、管理和控制。网络计划技术是一种科学且有效的进度管理方法,是项目进度控制,特别是复杂项目进度控制的完整计划管理和分析计算的理论基础。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