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监理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设备监理师 > 复习指导 > 正文

设备监理师复习资料:工程项目风险的特征

2014-08-21 19:30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工程项目建设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项目风险是在项目建设这一特定环境下发生的,与项目建设活动及内容紧密相关;项目建设风险及风险分析具有复杂系统的若干特征。研究项目风险及风险分析的系统特征,不仅能深入地认识项目风险的特殊性,而且也是大型工程项目建设风险分析与管理的基础。

(1)工程项目风险分析的系统特征

1)整体性与迭加性。任何一种项目风险的产生,都将对项目总目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项目总风险是各子风险的迭加与复合。

2)相关性。项目风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通过项目建设特定的环境和各种可能的途径进行组合,形成特殊的复合风险。项目风险的相关性使项目风险的作用、发生及损失程度的变化极其复杂。在某种程度上说,项目风险分析的重点之一就是研究项目风险的相关结构及变化规律。

3)结构性。项目结构特征及项目建设活动决定了项目风险的结构性。由于项目结构及项目实施活动具有层次性,就整体来说,项目风险也具有结构层次性。

4)动态性。大型工程项目风险与风险分析的动态性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随着项目建设进程的发展,各类项目风险依次相继出现;其次,风险分析与管理具有较为明显的阶段性,一般地,项目风险分析可以分为明确问题、辨识风险阶段,风险对策与决策阶段等;第三,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存在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即存在于从项目建设开始到项目竣工为止的全过程。

5)目的性。项目风险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采取一系列风险对策,控制风险或控制风险损失,确保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

6)环境适应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都与外界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同一类型的项目风险在不同的项目建设环境中,其影响均不相同。在项目风险分析中,要求使用灵活的方法以适应不同的工程建设环境下的风险分析与管理。同时由于项目风险的复杂性,通常针对不同的风险问题,要求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2)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

1)风险的客观性与必然性。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无论是自然界的风暴、地震、滑坡灾害还是与人们活动紧密相关的施工技术、施工方案不当造成的风险损失,都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它们的存在与发生,就总体而言是一种必然现象。因自然界的物体运动以及人类社会的运动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的,表明项目风险的发生也是客观必然的。

2)工程项目风险的多样性。即在一个工程项目中有许多种类的风险存在,如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自然风险、合同风险、合作者风险等。这些风险之间有复杂的内在联系。

3)工程项目风险在整个项目生命期中都存在,而不仅在实施阶段。例如,在项目的目标设计中,可能存在构思的错误、重要边界条件的遗漏、目标优化的错误;在可行性研究中,可能有方案的失误、调查不完全、市场分析错误;在设计中存在专业不协调、地质不确定、图纸和规范错误;在施工中物价上涨、实施方案不完备、资金缺乏、气候条件变化;在投产运行中,市场发生变化、产品不受欢迎、运行达不到设计能力、操作失误等。

4)工程项目风险影响的全局性。风险影响常常不是局部的、某一段时间或某一个方面,而是全局性的。例如,反常的气候条件造成工程的停滞,则会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后期计划,影响后期所有参与者的工作。它不仅会造成工期延长,而且会造成费用的增加,造成对工程质量的危害。即使是局部的风险,也会随着项目的发展其影响逐渐扩大。如一个活动受到风险干扰,可能影响到与它相关的许多活动,所以,在工程项目中的风险影响,随着时间推移有扩大的趋势。

5)工程项目风险有一定的规律性。工程项目的环境的变化、项目的实施有一定的规律性,所以风险的发生和影响也有一定的规律性,是可以预测的。

责任编辑:芊墨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