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监理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设备监理师 > 复习指导 > 正文

设备监理师复习资料:设备合同管理的意义

2014-08-25 09:37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一、设备合同管理的概念

  设备合同管理,是指为了工程项目所需设备建设的顺利实施,严格按照合同有关规定,保证设备的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使其圆满完成的活动。

  例题(单选):设备合同管理,是指为了工程项目所需()的顺利实施,严格按照合同有关规定,保证设备的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使其圆满完成的活动。

  A、设备制造

  B、设备安装

  C、设备建设

  D、设备设计

  答案:C

  二、设备合同管理的必要性

  1、培育和发展设备工程市场,振兴我国的设备产业,真正形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就必须建立、开发现代化的设备工程市场。法律是订立合同的依据和保障,合同是市场主体作出法律行为的准则。设备工程市场主体依据其参与广泛的设备工程经济活动而形成各种法律关系。不言而喻,在各种法律关系中,若干合同法律占有重大比例。设备建设活动涉及广泛的人、技、财、物,因而需要运用各种设备合同加以高调整。

  2、党中央提出的“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决策,对于实现我国跨世纪的经济建设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在实行“两个转变”过程中,欲振兴和发展我国设备工业,加强现代工程建设事业的科学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势在必行。

  三、设备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一)设备合同管理贯穿设备形成全过程

  设备是工程项目的核心部分,设备监理工程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全力以赴地做好设备合同管理工作。设备在其形成各阶段的顺利实施是保证工程项目按预定目标完成的前提。设备形成由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阶段组成。

  业主与承包方之间的设备合同形成也会随设备的门类不同而各异。有成套设备合同,也有单台设备合同;有包括从设计阶段一直到调试阶段的总承包合同,也有设计、制造、储运、安装调试各阶段分开的独立合同。如冶金、化工、能源项目大都以成套设备合同为主;合同构成分别由设计阶段合同、制造阶段合同、储运到安装调试阶段合同组成。又如机械、港口、船舶项目又大多以单台设备合同为主;合同构成由从设计阶段一直到调试阶段的总承包合同形式出现。但不管设备性质如何,合同的构成如何,设备合同管理的实质是针对设备形成各个阶段的全过程,也就是说只有把设备形成各阶段的合同管理工作做好,使设备形成各阶段的合同顺利履约,才能最终确保设备在质量、进度和投资的控制上符合工程项目的要求,才能使工程项目顺利竣工。

  例题(多选):设备合同管理的全过程()

  A、仅指从设计-制造-储存-运输-安装到调试,包括所有阶段的总承包合同

  B、可以是从设计-制造-储存-运输-安装到调试,包括所有阶段的总承包合同

  C、也可以是从设计-制造-储存-运输-安装到调试各阶段的独立合同

  D、不包括从设计-制造-储存-运输-安装到调试各阶段的独立合同

  E、主要是指设计-制造-安装阶段的承包合同

  答案:B、C.

  (二)设备合同管理为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提供了依据和目标

  (三)合同管理是使签约双方运用法律手段按合同条款履约的有效方法

责任编辑:芊墨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