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构相对数
结构相对数是表明总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比重的相对指标,用来分析现象总体的内部构成情况。
结构相对数一般用百分数或系数表示,其计算公式的分子和分母既可以是单位总量指标,也可以是标志总量指标。各组结构相对数之和为100%。物业服务企业实际工作中常用的物业管理费收费率、投诉处理率、物业设备数量完好率等都是结构相对数。
2.比例相对数
比例相对数是反映总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数量对比关系的指标。
比例相对数能够反映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和数量联系程度。社会经济现象中的许多重大比例关系,诸如人口性别比,积累与消费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产值之比,企业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比率,经营管理人员与一线操作人员比率等,都可以通过计算比例相对数予以反映。
3.比较相对数
比较相对数既可以用于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比较,也可用于企业之间的比较。在企业实际工作中,可将本企业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与同类企业的先进水平对比,或与国家规定标准条件对比。通过对比找出差距,为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供重要依据。
4.强度相对数
强度相对数是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数值之比,可以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
强度相对数的数值表现形式一般为有名数,其单位为复合单位,由分子指标和分母指标原有的计量单位组成。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用“万元/人”来表示等。当分子指标与分母指标的计量单位相同时,也可以用无名数表示,即系数、倍数、百分数或千分数等表示。如人口出生率用千分数表示。企业工作中常用的流动资金占用率、成本利润率、需求弹性系数等都是强度相对数。
5.动态相对数
动态相对数是不同时间、同一空间同一现象的数值之比,用于反映现象在不同时间的发展变化情况。动态相对数又称为发展速度报告期是指统计研究中所要分析计算的时期,基期就是作为对比的基础时期。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和需要,基期可以是前期、上年同期或者是某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固定时期。动态相对数在统计中应用很广,将在“时间序列分析”一节中加以详细论述。
6.计划完成相对数
计划完成相对数是现象的实际完成数与其计划任务数之比,基本计算公式为:
计划完成相对数用来检查、监督计划执行的进度和均衡程度,反映计划执行的结果,并作为编制下期计划的参考。在计算时,要求分子、分母在指标的含义、范围、计算方法、计算单位及时间长度等方面完全相应。
上一篇:总量指标的种类
下一篇: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