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方针目标管理的概念
方针目标管理:是企业为实现以质量为核心的中长期和年度经营方针目标,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通过个体与群体的自我控制与协调,以实现个人目标,从而保证实现共同成就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企业方针目标管理包括方针目标的制定、展开、动态管理和考评四个环节。
2.方针目标管理的特点
作为一种科学管理的方法,方针目标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强调系统管理;(2)强调重点管理;(3)注重措施管理;(4)注重自我管理。
3.方针目标管理的原理
方针目标管理的理论依据是行为科学和系统理论。
目标管理是以行为科学中的“激励理论”为基础而产生的。目标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运用行为科学的激励理论来激发、调动人的积极性,对企业实行系统管理。这就要求,在实施目标管理的全过程中,要牢牢抓住系统管理和调动人的积极性这两条主线。
4.方针目标管理的作用
方针目标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是实现企业经营目的、落实经营决策的根本途径;(2)是调动职工参加管理积极性的重要手段;(3)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有效措施。
5.方针目标的制定
(1)方针目标制定的要求
①企业方针目标是由总方针、目标和措施构成的有机整体。企业制定的方针目标应包括总方针、目标和措施三个方面,并使其有机统一起来。
②企业方针目标的内容较多,但每一年度方针目标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重点、关键项目作为目标。③目标和目标值应有挑战性,即应略高于现有水平,至少不低于现有水平。
④在指导思想上要体现以下原则:长远目标和当前目标并重、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并重、发展生产和提高职工福利并重。
(2)方针目标制定的依据
企业制定方针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顾客需求和市场状况;
②企业对顾客、对公众、对社会的承诺;③国家的法令、法规与政策;
④行业竞争对手情况;
⑤社会经济发展动向和有关部门宏观管理要求;⑥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经营目标;⑦企业质量方针;⑧上一年度未实现的目标及存在的问题点。
(3)方针目标制定的程序
①宣传教育——组织学习、研讨方针目标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兄弟厂的先进经验,分析企业形势及资源现状,在初步找出问题点的基础上,提出下一年度方针目标的思路;也可结合方针目标管理的当年诊断,在总结成绩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下一年度方针目标的基本设想。
②搜集资料,提出报告——由有关部门依照上述要求搜集资料,分别提出专题报告,如经营销售部门提出市场形势和预测的报告,以及竞争对手情况的报告;生产计划部门提出上一年度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应包括存在的问题点),以及上级指令性或指导性计划的估计值。
③确定问题点——一般有两类问题点:一类是未实现规定目标、标准的问题点,另一类是对照长期规划、发展需要可能出现的问题点。
④起草建议草案——由企业最高管理者召集专题讨论会,首先提出下一年度方针目标设想,各专业口提出具体的目标草案;然后通过论证、分析和协调;最后由归口管理部门起草方针目标建议草案。⑤组织评议——组织广大职工对方针目标的建议草案进行评论,汲取各方面意见后,修改建议草案。
⑥审议通过——按照决策程序,经过企业的决策机构进行审议后通过并发布。(4)方针目标的修改
当企业面临的主、客观环境产生变化,原来设定的方针目标的条件已部分或全部丧失,导致原定的方针目标、措施或进度无法完成或无法如期完成时,可以修改方针目标或措施。但是这种修改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并有一定的时间要求,不可带随意性。
6.方针目标的展开
企业方针目标应通过层层展开将其落到实处,成为部门、车间、班组和全体职工的奋斗目标和行动指南。
方针目标展开是指把方针、目标、措施逐层进行分解,加以细化,具体落实。
(1)方针目标展开的要求
①搞好方针、目标和措施三个层次的衔接和对应,上一级措施就是下一级目标,即用目②纵向按管理层次展开,横向按关联部门展开。③坚持用数据说话,目标值应尽可能量化。④一般方针展开到企业和部门(或车间)这两级,目标和措施展开到考核层为止。⑤每一部门要结合本部门的问题点展开,立足于改进。
(2)方针目标展开的程序
第一步:横向展开,采用矩阵图。
第二步:纵向展开,一般采用系统图。
企业的纵向展开包括四个层次:从最高管理者展开到管理层;管理层展开到分管部门(车间);部门(车间)展开到班组或岗位(含管理人员);班组或岗位目标展开到措施为止。
第三步:开展协调活动。
第四步:规定方针目标实施情况的经济考核办法。其主要精神是:经济责任制的考核内容必须与方针目标的实施活动相符合。
第五步:举行签字仪式。由各级负责人与目标项目的责任人在方针目标管理实施文件上签字确认。
7.方针目标管理的评价
方针目标管理的评价,是通过对本年度(或半年)完成的成果,审核、评定企业、基层单位、部门和个人为实现方针目标管理所做的工作,借以激励职工,为进一步推进方针目标管理和实现方针目标而努力。评价是把全过程的综合情况与结果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
①对方针及其执行情况的评价;
②对目标(包括目标值)及其实现情况的评价;
③对措施及其实施情况的评价;
④对问题点(包括在方针目标展开时已经考虑到的和未曾考虑到而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的评价;
⑤对各职能部门和人员协调工作的评价;
⑥对方针目标管理主管部门工作的评价;
⑦对整个方针目标管理工作的评价。
对上述各项内容的评价,是根据完成情况和原定目标或修订后的目标进符对比而作出的。评价原则上可以在每年年终进行一次。对目标及其实施情况作出评价时,不仅要考虑到目标的完成情况和实现程度,而且还要考虑制定或修订本身的正确性,考虑实现各项目标的困难复杂程度和实现过程中的主观努力程度,综合进行评定。
8.方针目标管理的考核
对方针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是实施方针目标管理的重要环节。考核的对象包括企业的基层单位、职能部门、班组及个人。
考核的内容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根据目标展开的要求,对目标和措施所规定进度的实现程度及其工作态度、协作精神的考核;二是根据为实现目标而建立的规范和规章制度,对其执行情况的考核。考核一般可按月度或季度进行。
方针目标管理的考核都应与经济责任制或经营责任制挂钩,并作为单位、部门和个人业绩的重要依据。
9.方针目标管理的诊断
方针目标管理诊断,是对企业方针目标的制定、展开、动态管理和考评四个阶段的全部或部分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方法和效果进行诊察,提出改进建议和忠告,并在一定条件下帮助实施,使企业的方针目标管理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活动。
方针目标管理诊断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实地考察目标实现的可能性,采取应急对策和调整措施;二是督促目标的实施,加强考核检查;三是协调关系,保持一致性;四是对重视和实施程度作出评价,提出整改建议。
方针目标管理诊断与方针目标管理的考核、评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为了提高方针目标管理的有效性;其区别在于其侧重点不同:诊断的侧重点在于调查、分析和研究企业方针目标管理中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帮助解决;考核的侧重点在于核查方针目标按原定计划的实施情况,对其执行结果作出鉴定意见和奖罚决定;评价的侧重点在于对单位、部门和个人对实现方针目标所做的贡献和工作绩效作出评价。
上一篇:质量教育培训
下一篇: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理解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