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首先,考虑有没有更加稳定的其他代用方法,要考虑:工作的性质及持续的时间,作业高度,如何才能达到这一高度,在作业高度上需要何种装备及材料,作业的角度及立脚的空间以及梯子的类型及结构;
(2)用肉眼检查梯子是否完好而且不滑;
(3)在高度不及5米且需要用登高设备时,由一个人检查梯子顶部的防滑保障设施,由另一人检查梯子底部或腿的防滑措施;
(4)要保证由梯子登上作业平台时或者到达作业点时,其踏脚板与作业点的高度相同,而梯子应至少高过这一点1米,除非有另外的扶手;
(5)在每间隔9米时,应设有一个可供休息的立足点;
(6)梯子正确的立足角,大致是75“(相当于水平及垂直长度的比例为1:4;
(7)梯子竖框应当平衡,其上、下两方的支持应当合适;
(8)梯子应定期检查,除了在标志处外,不应喷漆;
(9)不能修复再使用的梯子应当销毁;
(10)金属的(或木头已湿的)梯子导电,不应当置于或者拿到靠近动力线的地方。
责任编辑:Seazy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