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是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要素流动和配置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资本要素加快流动和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渠道。
A、生产要素市场
B、配置资源市场
C、产权交易市场
D、融资租赁市场
参考答案:C
题目:( )是指资本市场各种条件的变化给市场参与者造成的收益或损失的不确定性。
A、资本市场风险
B、资本市场流动
C、资本市场损益
D、资本市场失调
参考答案:A
题目:实现人类和自然界的( ),是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A、永续发展
B、可持续发展
C、健康发展
D、稳步发展
参考答案:B
题目:1992年首次召开"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制定并通过( )和《里约宣言》,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A、《我们共同的未来》
B、《可持续发展报告》
C、《可持续发展宣言》
D、《21世纪议程》
参考答案:D
题目:1994年3月,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通过的( ),成为指导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A、《中国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
B、《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
C、《土地管理法》
D、《中国21世纪议程》
参考答案:D
题目: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以( )为核心。
A、经济发展
B、信息发展
C、科技发展
D、教育发展
参考答案:A
题目:挂牌时间不得少于( )个工作日。
A、5
B、7
C、10
D、15
参考答案:C
题目: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 )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
A、国务院
B、省级人民政府
C、县人民政府
D、乡(镇)级人民政府
参考答案:C
题目:《土地法》还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已经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连续两年未使用的,经原批准机关批准,由( )无偿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
A、乡(镇)级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D、国务院
参考答案:B
题目:( )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根据上级规划要求和本地土地资源特点,分解落实土地利用各项指标。
A、省级规划
B、地级规划
C、县级规划
D、乡镇级规划
参考答案:C
题目: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 )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
A、国土资源部
B、国务院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地级政府
参考答案:C
题目:招标、拍卖或者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 )的原则,有计划地进行。
A、自愿
B、平等
C、诚实信用
D、平均分配
参考答案:C
题目:全国矿产资源勘察、开采的监督管理工作由( )主管。
A、国土资源部
B、国务院
C、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
D、国家土地管理部门
参考答案:C
题目:土地的劳动集体所有制具体采取的是( )。
A、联产承包
B、自留地
C、农民集体所有
D、农民按份共有
参考答案:C
题目: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划拨土地的使用年限为( )。
A、没有使用期限的限制
B、一律70年
C、与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年限一样
D、根据用地性质由政府与使用者协商确定
参考答案:A
题目:产业政策的目标是( )以及各产业内部运营的高效化。
A、产业结构优化
B、产业结构升级
C、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D、经济结构的转换问题
参考答案:C
题目:产业政策应以市场为基础,遵循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否则可能产生负面影响。这说明产业政策也有一定的( )。
A、干预性
B、导向性
C、组合性
D、局限性
参考答案:D
题目:( )产业是指在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中,劳动力投入比重较高的产业,是相对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而言的。
A、资源密集型
B、劳动密集型
C、体力密集型
D、奖金密集型
参考答案:B
题目:( )即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哪些产业,这是社会资源在一个同家或地区的配置状况。
A、产业构成
B、产业发展水平
C、产业经济
D、产业进程
参考答案:A
题目:资源利用水平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不断突破原有界限,朝阳产业得到成长,是产业的( )。
A、结构合理化
B、结构高级化
C、均衡发展
D、发展效率
参考答案:B
题目:产业政策的目标具有明显的( ),是同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定的经济运行态势相对应的。
A、先导性
B、时效性
C、协调性
D、导向性
参考答案:B
题目:( )又称新设合并,是指外国企业与我国企业通过协商合并,在不经过复杂清算程序的情况下,设立一个新的企业,同时注销合并各方的原有企业。
A、企业收购
B、企业联合
C、企业兼并
D、企业合资
参考答案:B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