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黄土地区进行公路工程建设时,由于黄土具有湿陷性、易侵蚀性和不均匀性等特性,因此对路基边坡的防护尤为重要。黄土地区的路基边坡防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植草或植树:通过种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或树木来固定土壤,减少雨水直接冲刷地表,提高边坡稳定性。这种方法适用于坡度较缓、土质较好的地段。
2. 砌石护面:使用卵石、块石等材料在边坡表面铺设一层保护层,以防止水流直接侵蚀坡体,同时也有助于排水。此方法适用于中等或较大坡度的边坡防护。
3. 喷播植生混凝土:将含有种子、肥料和粘结剂的混合物通过高压喷射到边坡上,形成一层既能保护土壤又可促进植被生长的覆盖层。适合于较陡峭且难以直接种植植物的边坡。
4. 挡土墙:在边坡底部或中部设置挡土结构,用以支撑上方土体,减轻下方压力,防止滑塌。适用于高差较大的地段。
5. 排水沟与截水沟:合理布置地表和地下排水系统,及时排除积水,减少水分对黄土的侵蚀作用。在边坡上部设置截水沟,下部设排水沟,可有效控制地面径流。
6. 化学加固法:采用石灰、水泥等材料与黄土混合,改善其物理性质,提高抗蚀能力。适用于需要快速固化的特殊工程部位。
7. 生态袋护坡技术:利用装有土壤或其他填充物的环保型生态袋堆叠成形,形成稳定的人工边坡结构,并在其表面种植植物。这种方法既美观又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每种措施都有其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工程特点、环境因素以及经济成本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防护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