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公路工程中,特别是对于高填方路段,路基的稳定性和沉降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有效监测高填方路基的沉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 地面测量:使用传统的水准仪或全站仪定期对选定的观测点进行精确高度测量,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点的数据来分析路基沉降的变化趋势。
2. GPS定位技术:利用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GPS)对关键位置进行连续监测。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毫米级别的精度,并且能够实时获取数据变化情况。
3. InSAR技术:即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通过卫星或飞机搭载的雷达设备从空中对地面目标进行成像和分析。此方法适用于大范围区域内的沉降监测,尤其适合于难以到达的地点或者需要长期跟踪观测的情况。
4. 自动倾斜仪/沉降计:在路基内部埋设专门设计的传感器(如电测沉降板、孔隙水压力计等),这些设备可以持续记录并传输有关土体变形的信息。通过分析数据,工程师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5. 无人机巡检:使用配备有高分辨率相机和激光扫描仪的无人驾驶飞行器(UAV)从空中对路基表面进行检查,快速获取大面积区域内的详细图像资料,辅助判断沉降状况。
6. 建立数学模型与仿真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力学模型,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预测不同工况下的沉降过程,为实际工程提供指导建议。
通过综合运用上述方法,可以全面、准确地掌握高填方路基的沉降动态,确保工程质量及安全。
